第八十章 海贼

    第八十章 海贼 (第2/3页)

就让众人感到有些束手无策。

    “海贼之事徐徐图之,今冬全力投资碣石港扩建和造船。商贸之事也不能放弃,先把近海商贸做起来,请泉州令辅正兄支持,将正业堂所出商品和辽西物产沿海路运到泉州,在泉州建货栈,分装倒运贩卖至冀州、青州等地。陆上货运可与五方社合作。远海航行和商贸是我们未来的目标不变,必须着手为此做好准备。沓津港、黄港、腄港、琅琊港、番禺港①、吴会都是我辽西船舶未来要停靠的港口,也是辽西发展海上商贸的通商口岸,沿线航线必须尽快打通。” 张胤手指敲着铺在案几上的海图,缓缓说道,“自即日起筹建水营,威德统筹此事,义公暂代水营司马。从郡兵中选擅操船、能凫水的兵卒,补以渔民壮勇,凑千人出来,先将架子搭建起来,做好基础训练。战船暂以商船、渔船改造为主,以后陆续补充船场自己制造的船。”

    “诺。”赵芳和韩当齐声领命。

    张胤做这样的决定也就是说要暂时放过这股海贼,积蓄力量。

    “另外,放出得力的人去侦察长山岛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这次海船虽有损失,但是也能让我等吃一堑长一智,船队出海不能停,水营要加派防卫以防海贼。至于四海号的损失以后扫除海贼时再做弥补,先由四海堂将海商的两艘船及货物照价补偿掉,不能因此使商贾畏惧出海。”张胤看向站着的澹台恩和陈诚道,“这次船队受损,倒也不都是汝二人的过错,我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你们也不用因此灰心,要继续全力将船队组建之事做好,水手、船工的招募训练等事也不能耽误,没有船找修德……”

    澹台治眉头紧皱,却无话可说。张胤将造船之事都推到他身上,组建船队自然要找他,只是碣石港船厂还在修建中,至少要等到明春才可能造出第一艘海船,此时找他要船他也没地方弄去。

    澹台恩和陈诚伏地叩谢。待两人爬起来,张胤示意让他们先出去,将从东莱接来的工匠交给正业堂接管安顿。

    张胤沉默了一会儿,心中考虑着许卓和田顺带着一伙子少年在东莱,可以适当的发挥一下他们的作用,至少可以让他们探听一下长山岛的情况,若是能探明海贼的虚实则更好。

    主簿徐隆开口道:“长史,秋收已过,粮赋已可征收。今年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丰收年,五县缴粮预计当在十二万石左右。”

    粮赋实际上就是田租,也叫土地税,大汉是历史上土地税最轻的朝代,不过三十税一。整个辽西缴税十二万石粮,也就是说全郡百姓夏秋收粮超过三百万石,这其中一半是小麦,一半是稻、黍、粟等,加工成精粮也得两百多万石,足够十万百姓一年饱腹,而且应该还会有不少富余。

    张胤虽没说话,但是却也长舒一口气。有这一季粮食打底,辽西百姓的生活总能好一些了。至于口赋、算赋、更赋三大常制税赋,由于辽西人口基数太低,收缴总额不会太大。以五口为一户算,每户两人出算赋,一人出更赋计算,辽西全郡也不过一千万钱左右。一千万钱相比张胤在辽西铺开的摊子,可实在算不上多,想到此,张胤的欣喜之情又冲淡了许多。

    “先前屯田所收夏粮还剩多少?”张胤问徐隆道。

    “不足二十五万石。四个多月时间碣石港工地共计消耗粮十五万石,钱两百万,七月初支付半年军粮二十五万石,正业堂工坊、令支铁场、海阳石炭矿场等地加上其他零七八碎的也消耗近五万石粮。幸好有秋粮补入,否则难以维持到明年夏天麦熟。”徐隆负责辽西粮货计簿,所有数字都在脑子中,“秋粮入库有二十多万石,八成是菽。”

    菽其实指的就是各种豆类。张胤一直鼓励麦菽连作,因此辽西大豆、黑豆等的产量也极大。在别的地方不会有人愿意种植如此多的豆子,因为豆类粮食不好消化,但是自从张胤弄出了豆腐这件东西后就大不一样了。豆腐及衍生出的豆皮、豆浆等食物已经成为幽州百姓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大豆也可以用来榨油。时下百姓可不舍得这么做,因为产量相对低,无法满足榨油的需求。辽西屯田,产量与前相比大幅增加,这早已不再是问题了。

    作为后来人,张胤知道玉米与小麦连作也是很好的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