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碣石港

    第七十一章 碣石港 (第2/3页)

地在研究张胤所说的覆土淬炼造刀法。张胤自然由着他,张胤脑中还有着后世了解到的双液淬火、灌钢法等造刀的办法,以后再陆续交给蒲良慢慢琢磨。

    进屋落座之后,张胤便将自己要建立四海堂,造船出海,推行海上贸易等想法与澹台治说了。澹台治听后激动不已,当即跪倒泣曰:“吾今日方知悯农长史之志,吾愿追随左右,绝不离弃。”在澹台治看来,全天下有这般想法的人,恐怕只有悯农郎君一人矣。他澹台治若想展志建功,只有在辽西。

    张胤将澹台治扶起,道:“吾有先祖衡公,留下造船之法数条,只是吾愚钝,又久居北疆不知江海之事,因此不能行也。今愿付与澹台君,助吾实现杨帆四海之愿。”

    澹台治郑重答应。

    张胤对木制帆船的建造相当熟悉,不要忘记他后世毕业设计就是弄了个机械动力的木帆船模型。张胤只是对现实中如何建造船不清楚,若澹台治不来投奔他,估计他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亲自动手组织人造船。

    数日后,蒲良自令支返回时,张胤已经任澹台治为海运掾,主造船、海上贸易诸事。海运掾与盐铁掾一样是张胤生造出来的职位,反正时下,郡守属吏本身就是要太守自己招募、安排。

    盐铁掾蒲良要兼管正业堂工坊,海运掾澹台治也要兼管四海堂的造船厂。

    和蒲良任盐铁掾时一样,辽西府寺上下并无太多反对意见,毕竟蒲良和澹台治也算是士族出身,只不过都是庶子而已。

    蒲良与澹台治两人乃刎颈之交,许久未见,这次见面把酒相谈甚欢。两人如今都找到了自己施展抱负的地方,心情都很好。

    翌日,蒲良求见张胤,道:“长史,吾有一事相求。”

    张胤道:“子淳有何事?请讲。”

    蒲良道:“吾家人远在河东,良心深系之,今令支采矿、冶炼之事繁巨,无暇他顾,因此想接妻子来辽西。”

    张胤问道:“子淳已有家室?”心中却十分欢喜。蒲良三十出头的年纪,在这个时代没有家室的很少,先前他不提接家人来辽西的事,在张胤看来,应该和澹台治类似,还没有决定上张胤这条船。如今蒲良提出此事,想必已是下定决心。

    蒲良道:“吾有一妻一妾,两子。”

    张胤嘿然笑道:“哈哈,吾让张鄂带人前去迎尊夫人来。”

    蒲良道:“谢过长史。”

    张胤道:“子淳也定居临渝如何,与修德做个邻居?”

    蒲良道:“如此当然好。”

    张胤点点头,又道:“新式刀剑造得如何了?”

    蒲良道:“长史所说的双炉冶炼精铁之法已有小成。至于覆土淬炼,亦是良法。泥土覆盖之处的刀身,淬火时硬度变化不明显。用此法,若覆土不均可使刀剑淬火时自然弯曲。我已经多次试验,此法结合我的百炼钢法使用双炉炼出的精铁锻造环首刀,确实更为锋利。不过……”

    张胤道:“有何不妥?”

    蒲良道:“若是普通之铁不经百炼锻造之法,用覆土淬炼,并不能使刀剑锋利多少。”

    张胤道:“这是为何?”

    蒲良道:“盖以为,此法只适用于铁之精纯者也。”言外之意也就是只适用于钢。张胤皱眉思考,忽然意识到:钢之所以胜于铁,是因为钢硬铁软,缺点则是脆,覆土淬炼则是使淬火时钢有足够的硬度且坚韧不脆。令支新产之铁直接铸造刀剑不缺柔韧,缺的是硬度不够,不够锋利。张胤只是从后世带来的这些知识,根本没有实际应用经验。让蒲良这么一试,才明白过来。

    张胤道:“我明白了。子淳是说此法只能用于上好精铁,用之造刀,所费昂贵,技法亦繁复,恐怕无法大规模制造。可是此意?”

    蒲良道:“然。而且覆土配方仍需调试,不同铁质需用不同覆土才有用处。”

    张胤道:“此事还需子淳费心。”

    蒲良道:“职责所在。”

    张胤问道:“若用双炉法炼出的精铁,用覆土淬炼法可有效果?”

    蒲良道:“有。”

    “那就足够了。” 张胤想了想又问:“吾以为子淳之百炼钢锻造法,锻造次数不同,所得精铁亦不同,可是乎?”

    蒲良点头道:“确实如此。”

    张胤道:“既如此,吾以为,子淳可将精炼之后所出之精铁,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精铁可以覆土淬炼和百炼之法造宝刀利器;中等精铁可以用五十或三十炼法,造制式环首刀,配给士卒;下等精铁可铸造其它如农具之类的适宜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