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融资

    第六十七章 融资 (第3/3页)

人见张胤既然已经决定,也就不再言语。

    其实张胤还想着到合适的时候,将商贾头上的算赋也降一降,让商贾和普通百姓的算赋一样。当今商贾地位低贱,朝廷收取算赋时商贾和奴婢加倍。要推行商事,提高商贾的社会地位自然是必要的,只是现在时机还不太合适。

    张胤环视众人,缓缓道:“开矿之事,吾早有此意。如今辽西渐渐安定,可以实施矣。”张胤看向蒲良,道:“子淳!”

    蒲良起身打横行礼,张胤道:“我来为大家介绍,他是蒲良,字子淳。”在座的人多数已知蒲良,当然也有初次见到的,大家都不知张胤是何心思。

    张胤道:“子淳通经文,擅冶铁。此次,吾从渔阳来,中途深入令支、海阳山中探查矿产,已经选定一处开矿之所。令支产铁,海阳多石炭,有这两样,可大开冶铁之事。”

    程普道:“自和帝始,罢盐铁之禁,使民冶炼,入税郡县。如今渔阳、辽西、辽东诸郡县百姓聚众入山采铁者颇众,长史若想开通盐铁,首先当治理民之私采。”

    张胤道:“此议大善。郡内盐、铁、石炭,全部收归官有。百姓采铁,可引导管理,设专署之官,收税管民,发官函,禁私采,稍后我们议些条框出来。子淳大才,吾以为可担此任。”

    祭雍、程普、徐隆分为五官掾、功曹和主簿,三人虽然还不太清楚蒲良其人才干,但是却相信张胤的眼光,因此并未反对。何况此等事,费力却不知能否讨好,有人承担也是好的。

    程普道:“此专属之官,以何名之,该归入何曹?”

    张胤沉吟半晌,道:“就叫盐铁掾如何?”盐铁掾之名以前没有,算是临时设立。

    程普点头称是。

    张胤道:“既如此,任蒲良为盐铁掾。”

    蒲良也不推辞,行礼称诺。

    “最后一件事,出海。我辽西靠山面海,自然要一手向山要铁要粮,一手向海要鱼要钱。吾已经从会稽请造船航海之人北来,待其到时,请其主持扩建碣石港,造船出海,一为捕鱼,一为通商。”

    此时,海洋贸易之事才刚刚萌芽,在座之人虽然多是饱学之士,但是对此却并无多少了解。赵芳、韩当等人以为此事可有可无。祭雍、徐隆则认为百姓捕鱼自古有之,何需官家管理?跨海通商之事更是虚无缥缈。自辽西跨海可到辽东、三韩,甚至东莱,虽然省时却风险极大。船行海上,遇浪翻覆,极为常见,似乎得不偿失。祭雍和徐隆等人绝不会想到张胤要造的船是多么的巨大,自然也就不能理解其中的获利之处。

    徐隆道:“长史,造船出海之事,需花费几何?”

    张胤摇摇头,道:“具体不知,当是巨大之数。”

    徐隆道:“那钱从何来?”

    张胤道:“融资。”

    徐隆、程普、祭雍、李权等人互相看了看,都不知“融资”是什么意思。

    张胤微笑道:“再设四海堂,主海事、造船。筹建四海堂、正业堂之资,甚巨。府库空空,无能为力。因此可以融资聚之。吾愿出资两千万,在座之人亦可出资入股,无多有少,若集得五千万钱,当可成事。”

    此言一出,堂下众人议论纷纷。在后世,这既可叫做融资,亦可称为集资。众人虽然不少人家资豪富,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愿意上张胤这条不知驶向何处的船。不过张胤对此并不担心,五千万钱于他并非大数字,他一人亦可拿出。融资只不过是要拉辽西大族下水而已。他来时路上已经去信给严、单两家之主,劝说他们出资入股。他自信可以让两家各自出资五百万,在辽西,只要严、单两家跟他走,别的豪族就折腾不出大风浪。

    众人议论纷纷,张胤却转而说另外一事。张胤清了清嗓子,道:“人力不足,吾有两个解决办法。其一,吸引流民;其二,对外征战。”

    祭雍听了猛然抬头,道:“辽西地处偏僻,民不愿至。吸引流民,数量不会太大。至于,对外征战是何意思?”

    张胤道:“辽西胡人部族众多,人口不少,若能归化之,为我所用,当是善事。若不能,则可攻伐之。”

    祭雍道:“我大汉以仁孝治国,怎能无故攻略他族。”

    张胤皱眉道:“何谓无故?雅山忘了赵辽西故事吗?胡人残暴,犯我汉境,杀我百姓,抢我财物,淫我妻女,怎能说是无故?”说完此话,张胤目露精光,厉声道:“即便无故,又何如?”

    祭雍默然。

    ………………………………

    注①:《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李悝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即是说战国时期亩产一石半(小亩),换做大亩约为亩产三石。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之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百亩产粟三百石,即亩产粟三石(大亩)。东汉末年人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大亩)。”可见东汉时大亩亩产三石粟,是汉代文献公认。麦与粟相比,汉代时亩产差不多。另外,此处石应该是容量单位,每石麦重约2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