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我所思兮在太山

    第六十六章 我所思兮在太山 (第3/3页)

什么意外,请张胤放心。张俊还提到流徙朔方的路上有刺客刺杀蔡邕,反被蔡邕的德行感动,自行退去。后来又有沿途官吏受人指使欲毒害蔡邕,被他和少年们识破。

    张胤心知,无论是刺客还是被收买的官吏,其背后唆使之人定然是阳球那个卑鄙酷吏。对于此事,自然不能与他甘休,张胤从姨母滕玉房中出来,还在思索此事。

    转过天来,张胤带蒲良到上庄村中查看原先聘请的工匠制作铠甲、锻造兵刃。

    蒲良除了对鱼鳞甲有些兴趣以外,其余只是略略浏览。在蒲良眼中这些工匠都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助益。反而是对窈儿潭边矗立的水车和磨坊起了兴趣,进去研究了好一阵子,特别是当他发现其中使用了不少齿轮之类的东西后,大为称赞,看张胤的眼神都跟先前不太一样了。

    正旦日,黍谷山再开联欢会。山庄之中,沸腾如海。

    节后,张胤也就不能再继续赖在家中了。

    正月初一,张胤向滕玉、王蒲叩过头,与卢纨低语几句而别,返回辽西。张飞、典韦、蒲良、尾敦、敖山等人随行,左师姊妹和卞柔也在队伍之中。

    左师姊妹是得卢纨授意随行服侍张胤的,众所周知,她二人早晚是张胤的人,随行服侍是应尽的本分。张胤执意要将赵节、卞秉带在身边,便于利用空闲时间教授二人。卞柔只此一弟,怎能放心得下,故而也要跟着。对此卢纨微微一笑,也就点头应允了。

    临行前,张胤选百名少年、二十少女赐字赠刀,随行赴辽西历练。张胤又吩咐黍谷梅、黍谷桃留家护卫好卢纨、窈儿等女眷,并为二女赐字,一为傲雪,一为春华。

    往辽西路上,蒲良从一名少年手中要过张胤所赠的环首刀,拿在手中端详了下,嘴角微微一勾,随即又还给那少年。

    典韦在一旁见到,偏问蒲良道:“此刀如何?”

    蒲良道:“还凑合。”

    张飞凑过来道:“这还只是凑合?张重城有一柄跟他这个类似,极为锋利,让我羡慕了好一阵子。”张重城即是张雄,黍谷山少年的大师兄,张胤赠给他的刀确实是精选过的。

    蒲良摇了摇头,也不还嘴。

    从渔阳出发,穿过右北平郡至辽西令支,张胤等人只用了三日时间。张胤直接住进了令支驿站,不过由于人多,驿站中住不下,不少少年在驿站之外搭帐篷过夜。好在少年们接受了不少类似训练,条件虽然恶劣,但是仍能应付自如。

    张胤此行没有通知令支长,也嘱咐随行之人低调行事,免得让令支大族知道,又得参加不必要的应酬。

    张胤在令支一共住宿三晚。张胤利用两天的时间,带着蒲良、张飞、典韦、尾敦、敖山几人跑马转山,主要是探访一下令支矿产。在这方面蒲良是行家,虽然没有趁手工具,但是仍然对令支的铁矿有了一些了解。在张胤的记忆中,后世的迁安、迁西几乎每座大山都产上好铁矿石,且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不过由于令支地处边疆,与大汉的冶铁中心南阳相比,铁矿开采和精铁炼制相对滞后很多。

    “子淳,吾准备在此地开矿炼铁、铸剑造刀,汝以为可行否?”张胤在令支县城以东的山岭中征询蒲良的意见。

    蒲良道:“此地矿产丰富,最是合宜。只是令支人口稀少,民夫何来?而且,还不曾探明附近是否产石炭,若无石炭,炼制精铁不易。”

    张胤道:“我先前就有耳闻,辽西百姓烧石炭取暖,还曾派人购买。自此地向南,令支与海阳交界之处,盛产石炭。只是道路不通畅,运载不便。若想取之,必先休整道路……我听闻,石炭与铁矿常常伴生,此地应该亦有石炭之矿。”

    蒲良道:“那就需要再做详细探查。”

    张胤颔首道:“子淳先随我去阳乐,安顿之后,再来详查。”

    蒲良点头称是。

    这次张胤决定走辽西走廊一线,顺便考察辽西沿海百姓生活。从令支出发后向东到临渝县,穿城而过,向东南数十里即是大汉北方最重要的海港——碣石港。碣石港是春秋时古港,因近碣石山而得名。时下,登碣石山可以观海,山之以东陆地仍在海中,与后世大不相同。

    张胤在此停留一日,先找了几户渔家询问打渔生活情况,又到海边看船匠造船。

    蒲良见张胤所作所为,便问道:“郎君可是要造船出海?”

    张胤道:“正是。辽西苦寒,产粮不丰,百姓生活艰难。所谓靠山吃山,面海吃海,辽西既然依山结海,自然要向山海要吃食。因此我意造船出海经商捕鱼,只是苦于无有良匠。”

    蒲良思索道:“我知一人,擅造船舶,曾杨帆远航,或能帮助郎君。”

    张胤惊喜无限,抓住蒲良的胳膊道:“当真?是何人?”无怪他欣喜激动,蒲良是铸剑师中的大师,所说的造船匠人必定亦非凡人。

    蒲良道:“此人远在会稽,不知能否请得来?此人复姓澹台,名治,字修德。本是澹台敬伯之后,与吾一样是族中庶子,不受待见。吾游行会稽时与其相交,引为知己。修德略长于我,我事之若兄。”澹台敬伯名恭,字敬伯,是章帝时儒家名士,曾拜薛汉为师学习《韩诗》。澹台如今在会稽是没落著姓,与骆、贺等姓相比已颇为不如。

    “澹台治?”张胤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后世。

    “君之好友,定是良匠。”张胤道。

    蒲良笑道:“郎君之赞,修德当之无愧。”这话让张胤更感欣喜。蒲良之意即是说澹台修德定然有着非同一般的造船技艺。

    “澹台修德既然是澹台敬伯之后,按理说应该致力经文,为何擅长造船事?”张胤问道。

    “修德家世早已没落,不知从何时起,其族中有不少人逐渐以出海经商为业。修德从小在船厂、港口长大,兴趣所致,学得一身造船航海本领。只是其庶子身份,难继家业,因此立志别立门庭。若能助其实现此志,便能将其招至麾下。”蒲良介绍道。

    张胤毫不犹豫地道:“此事不难。就请子淳书信一封,邀修德前来共事。我辽西海事离不得他。”

    蒲良点头称诺。

    自碣石港沿海向北数十里,即是后世北方重要港口城市秦皇岛。秦皇岛是天然的不冻良港,后世逐渐代替了碣石港的地位。不过这个时代的海岸线,与一千八百多年后大不一样,因此张胤也并非一定要弃碣石港不用,而在秦皇岛重建港口。秦汉两朝都选址碣石建港,必然有他的原因。

    秦皇岛向东北不远,正是后世“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所在。燕山余脉宛若巨龙,在此探入渤海。

    张胤遥指“巨龙”之首,满胸豪气,道:“此乃依山襟海之地,可筑城建关以卫临渝、海阳诸县。若建成,当以‘山海’为名。”

    张飞、典韦、蒲良连连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