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玉米美女

    第6章 玉米美女 (第2/3页)

    “那糜子去了皮叫什么?”

    “还叫糜子,嗯,也有叫黄米的。”

    “那你们平时都是吃黄米和小米?”

    妇人点点头。

    孙一有些感慨,自己平时根本不在意的大米白面,明朝人居然吃不起。现代卖得极贵的黄馍馍,明朝居然是穷人吃的。

    孙一看看手里的黄米,又看看碗里的小米,道:“我看这黄米除了比小米稍微大一点点,其他没有区别。是不是结的籽大的就叫黄米,籽小的就叫小米?”

    做饭的妇女看了一眼孙一,说:“爷知道狗尾巴草不?”

    “知道啊!”

    “那狗尾巴草籽也能叫粮?别看三个长的差不多,跟亲兄弟一样。狗尾巴是野草,糜子是穷汉庄稼,谷子是财东粮食。”

    “啥叫穷汉庄稼,财东粮食?”

    “糜子没有谷子好吃。糜子产量低、谷子产量高。糜子和谷子的草秸都能喂牲灵,但是谷草比糜草好,一斤谷草能换二斤糜草。”

    孙一的程序员精神开始发作,想刨根问底,“既然糜子和谷子差这么大,那为啥不干脆都种谷子呢?”

    “你当谷子想种就能种!陕西年年大旱,有的年头整整一个春天一滴雨也不下,旱得把别的庄稼误了,唯独糜子不能误,只要在麦收前后下一场好雨就能种;糜子比谷子长地快,春天遭了灾,补种谷子,藩麦的都赶不上,糜子就行。俗话说,芒种糜子急种谷,三伏还能种荞麦。”

    这么说虽然糜子和谷子样子差不多,但生长习性不同,在农民眼里,的确是两种庄稼。

    不过在孙一的理解里,就是同一种植物分了两个种:谷子产量高口感好但是比较娇贵,糜子耐寒耐旱比较野蛮。能种谷子的地自然就种了谷子,种不了谷子的地就种糜子。

    孙一问:“一亩地一般能打多少谷子和糜子?”

    妇人:“这真没个准数。老天爷帮忙的话能打一百斤,年景不好的话也就是三五十斤。”

    孙一:“我是说一亩地的产量。大姐你说的是一分地吧?”

    妇人有些急了:“我家里种了多少年的糜子,一亩地打多少粮还能搞错不成!”

    现代的农业一亩地都是八百、一千斤的产量。明朝的粮产量让孙一实在难以接受,还差点得罪了人,孙一忙换话题,

    “大姐,你说芒种糜子急种谷,啥意思?”

    妇人:“就是说在芒种时节,种糜子还来得及,但是种谷子就晚了。”

    孙一:“三伏还能种荞麦,荞麦我知道,荞麦有荞麦皮,可以做枕头。荞麦去了皮叫什么?”

    妇人没好气地回答:“荞麦面!”。

    孙一:“那藩麦去了皮叫啥?”

    妇人抄起了擀面杖。

    “你忙,你忙。”孙一赶紧撤退,他觉得大姐误认为自己在调戏她。

    “学点知识容易嘛!”孙一心道,“差点被当流氓了。我确确实实不知道荞麦和藩麦去了皮之后的粮食叫什么啊。”

    估计奶娃那边照片也该看完了,孙一转身回了“宴席”。

    ——————————

    参考资料(与情节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跳过)

    狗尾巴草、糜子和谷子

    狗尾巴草、糜子、谷子,确实如文中煮饭妇女所言,是植物学上很近的亲戚。它们同属禾本科黍亚科黍族。

    不要被这高大上的名字吓唬住,所谓“禾本科”,通俗地说,就是草!

    “黍亚科黍族”的代表就是狗尾巴草,书友完完全全可以理解成各种“狗尾巴草”。

    人类农耕史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