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爱学习的樱子

    第十二章 爱学习的樱子 (第2/3页)

生呢!”

    小早川樱子更不好意思了:“我在国立河野中学升学考完试,有东工院的教师找到我,要我来这里上学,可以免学费,我就来了——我本来打算上职业学校的。”

    李如海听了有点惊讶:“国立河野中学?”他还以为东工院附中的高校生都是从附中的国中部升上来的。

    小早川樱子有点自卑地说:“付不起学费,所以只能上国立中学。”

    李如海仔细回忆了一下,RB的学校基本上分成三种:国立,公立和私立。RB是个很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法规定个人、地方团体和国家都有资格申请成立学校,区别只是资金来源不同。像是国家投资的,称为国立,地方投资的,称为公立,私人投资的,称为私立。

    其中,在大学阶段,三者差别不是太明显,无论国公私立都有很好的大学,比如东工院就是公立大学,早稻田是私立大学,东京大学是国立大学,但到了中学阶段差别就很明显了——因为国家投资是有定额的,比不了私立学校为了名气、升学率之类的拼命砸钱,所以,好的中学名校大多都是私立的,其次公立,国立的就差很远了。

    打个比方,国立中学相当于义务制教育,国家出资,师资力量差,设施差,学习氛围更差,里面的学生爱学不学,但收费便宜或者干脆免费,低收入家庭的首选。公立中学要分化的严重一点,好的像是俩人所在的东工院附中,属于名校范围,不输私立,差的和国立中学没区别。私立中学就是精英化教育了,教育效果好,升学率高,但是特别贵特别贵。

    国立中学也是国中生这个词的来源,其实正式的称呼应该是中学生,高中生应该称为高校生。

    小早川樱子能从教学设施差,教师水平不高的国立中学被免学费招入东工院附中高校部,那成绩应该是相当出色的。

    “那当时有没有私立高校邀请你,小早川同学?”李如海有点好奇。

    小早川樱子点点头,说了七八家高校,李如海更惊讶了,其中有早稻田附中之类的私立名校,那她为什么要来公立高校?虽说东工院附中不输给这些私立高校太多,但是东工院和早稻田摆在一起,正常人都会去早稻田吧。

    “怎么不去早稻田附中?因为学费吗?”

    小早川樱子脸孔红红的:“早稻田附中高校部只肯免学费,而我们学校说,只要我每学期都排名在年级前三,就肯付给我十八万日元的补助金。”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相原秀中上个高中,一年要花一百五六十万日元,小早川樱子不但不用掏钱,还一学期倒拿十八万元的奖学金。要是把小早川樱子送给相原堀夫当女儿,相原堀夫非高兴的脑梗了不可。

    不过话说回了,RB高校为了升学率,也真是蛮拼的。想来,当初小早川樱子国中升学考试的成绩一定能亮瞎了眼,不然不会有这么多高校找上门去收学生。一般来说,像这种名校,想入学,笔试、面试、再面试加掏腰包,那是必须的。

    两个人说了会儿闲话,都开始低头学习。李如海随便掏了本练习册,找到今天的作业开始写——这个是C吧,后面还有个a?翻回封面,理科(化学),仔细回忆了半天,这是钙吧,是还是不是?后面还有个圈,圈下面还有个2?二氧化钙加Na——

    五分钟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