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潇潇雨声

    第三十七章 潇潇雨声 (第2/3页)

,不宜再在京城勉强为之,撤离京城是唯一最好的选择,你若再一意孤行,便要受到惩罚。”

    “我不会违背上面的指令,但是我手边的事……还有我要带走一个人。”柳眉之道。

    “谁?”

    “我……我妹妹,明筝,”柳眉之说道,“我要带她走,只要我接到她,便离开此地。”

    “好吧,”那个人低声说道,“我在南边等你。”

    片刻后,大门打开,一阵风过,一个黑影在空中晃了几晃,便从一面临街大开的窗子里飞身而出。

    云蘋呆在当地,愣怔了半天,才艰难地从暗影里爬出来,他没想到此人轻功如此高,与柳眉之的的谈话更是让他入坠迷雾,他和柳眉之到底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已更深人静,没办法只得回房睡去。

    翌日巳时,明筝方醒。昨日得知姨母的噩耗,辗转半夜不得入眠,直到哭累了,昏昏沉沉中睡去。醒来还是被噩梦惊醒,她看见几个中了百香转筋散的宫女,一个个烂着脸来找她,埋怨她。在这些宫女中还有一个容颜清秀的女子,拉着她问,她的信送到了吗?

    明筝醒来,一骨碌坐起身,她想到梦中那个宫女的托付,要不是宫女托梦,她早已忘到脑后。她起身在卧房里寻找当初出宫时穿的秀女衣裙。

    “姑娘,你醒了,你在找什么?”郭嫂听见动静从外面走进来。

    “大婶,你见我从宫里穿出来的那身衣裳吗?”明筝焦急地问道。

    “哦,我收拾起来了,”郭嫂笑道,“虽说绸缎很不错,但是被撕毁,已无法缝补了。”郭嫂有些可惜地道,“不过,你外出的衣服,我也取回来,放在你床边了。”

    听到郭嫂说衣裙被撕毁,明筝脸上一阵火烧火燎,不由想到那日萧天为她疗伤时窘态,再次羞红了脸。

    郭嫂走到一个木箱前,掀开箱盖,从里面取出一个布包,解开包布里面正是宫里那身衣赏。明筝接过来急忙走到床榻前,打发郭嫂准备早饭去了。

    明筝拿起那团衣裳,沿着大襟的衣领摸上去,突然手中触到一块硬物,她用牙齿咬开针线,两只手指伸进去,捏住了一个折叠在一起的信笺。看见信笺,明筝长出一口气,总算没有辜负那个宫女。当时在宫里,事出突然,她都没有多看一眼,便塞进了怀里。

    此时,她对着窗子透进的晨光,看见信笺左上角有一排小字,小字不甚整齐,可以看出是仓促写就,凌乱而潦草,写的是一个地址。明筝看了看这个地址,想着今日无论如何要把信送到。

    她看了眼床边放的衣物,应该是为她准备的。便走过去抖开一看,鼻子差点气歪。这是一套短衣,黎色上衣,灰布长裤,腰带也是黎色的。怎么看都像上仙阁上伙计的打扮。但此时,她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能出门便好。

    她匆匆解开头上的发髻,这宫里的发式还是冬梅帮她梳理的,想到冬梅她心里一阵心酸,也不知她如今的日子过得可好?伤感归伤感,她还是动作娴熟地打理出一个男子的发髻结于头顶。打这种发髻她轻车熟路,以前跟隐水姑姑四处游历,都是这种扮相。最后,她对着铜镜左右打量自己,铜镜里出现一个神采奕奕的少年郎,除了颧骨处有个黑乎乎的结疤,看不出毛病,更看不出与宫里秀女有何关联。

    明筝在屋外廊下匆匆扒了几口饭,对郭嫂说屋里太闷,想去园子里走走。李嫂很爽快地便答应了,昨天萧天还嘱咐她,没事领她出来走走。明筝沿着游廊在园子里兜兜转转,趁郭嫂忙于收拾,便溜出了月亮门。

    不知何时天阴下来,空气中都氤氲着水汽,不多时便淅淅沥沥落起雨滴。明筝没想到出了小院,外面竟然还是个园子。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一路向前是一片水池,绵绵的春雨落入池中,泛起圈圈涟漪。岸上栽有几株细柳,柳条已抽出米拉大小的绿油油新芽;水池里红色的金鱼聚在一处争食。

    明筝走到池边水榭,只见屋檐上有匾额上书三字‘沁芳榭’。由于雨水的缘故,榭里滞留了一些人在赏雨。他们三三两两,均是书生的打扮,有坐在木廊上埋头读书的,有两人对弈的,有三四友人品茶聊天的。

    明筝正左右张望,一个微胖着锦服的男子,从另一边走过来,他长袍簇新,尤其是腰间一条镶玉的腰带惹人注目,明筝看到此人有些眼熟。两人走近时,明筝突然想起,此人在进京的客栈见过一面,他叫李春阳,进京赶考的秀才。

    明筝知道他不会认出自己,便向前走去。水榭边四个书生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一旁石桌上放着几本书籍,明筝匆匆瞟了一眼,是《周易》、《中庸》、《春秋》等,明筝故意放缓脚步,想听一听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是在评说一篇八股文。题目是:子谓颜渊旧,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篇题目,在破题上,四个人有四个见解,大家争论不休。

    看来春闱已近,这些学子们正夜以继日不放过任何进益的机会。明筝虽未做过八股文,但是从小便在父亲的书房长大。她知道八股文是由八部分组成,由破题、承题、发凡、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其中破题尤其重要和费思量,这几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便不足为奇。明筝想了想,也想不出所以然来,她自小喜欢读书,但却厌烦八股文,写文章本应信马由缰,而八股文条框太多,明筝觉得太难了。

    突然,一个青衣书生兴奋地一击掌道:“有了,听着:圣人行藏三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三人品评良久,有点头的,有摇头的。又有一人道:“此处破题巧妙,我也想出承题来: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几人听后,有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