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特别照片

    450特别照片 (第3/3页)

她没想到,他居然以方言的形式在邑州日报发了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振动,她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的文章叫《进城》,全文如下:

    进城

    田川

    一九七三年,我六岁,拿咱们本地的习俗来说算七岁。那年夏天,在邑水工作的大舅家里有了表弟,大舅来乡下接姥姥,我跟着姥姥来到了邑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县城。

    那天,大舅舅和姥姥说,给小威换件衣服吧,我穿的衣服是用爸爸的衣服“毁”的(用拆掉的旧衣服做的),裤子是“松紧带”的,还算挺“时兴”的,可是“布衫子”(上衣)就不怎么样了,又没有“背巾子”(背心),姥姥找到了后院的二姥,他们家有一个三舅,叫“三老歪”,和我一般大,“三老歪”有一件新“布衫儿”,天蓝色的,但也是“家织布”做的,于是,我们爷俩就把布衫换着穿了。穿上漂亮的衣服,我觉得很美。

    从老家到县城要先到公社坐“大花牛”(公共汽车),从老家到公社我们是坐马车去的,那时来来往往的马车都是可以“捎脚”的,不会要钱。

    从老家到公社的路上铺满了“蛤蜊皮子”,除了偶尔路过的几辆马车以外,看不到别的车辆,连“洋车子(自行车)都没有”。

    虽然路上没什么“西拉景”(热闹,好看的东西),但我还是“绑盯子(总)”往两边看

    因为没坐过汽车,所以觉得坐马车的感觉也是挺好的,“不觉不由”地了来到公社所在地,到这里就可以坐大花牛了。

    坐了一段时间的大花牛,到了火车站,从这里就可以坐火车到县城了。

    在站台上等车心情非常着急,因为不知道火车里是一个啥样子,火车终于露头了,旁边有几个孩子喊“嫩然机,嫩然机。”我不明白什么叫“嫩然机”。就看一个大绿车头从东方开了过来,我没亲见过火车头,但好象从画报上看过火车头是黑糊糊的大家伙,上边还有一个“烟筒”,冒着黑烟,但这次看到的不是,也许这就是“嫩然机”,好多年之后,才知道“嫩然机”其实是“内燃机”,是区别于蒸汽火车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