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孔子身高
第514章 孔子身高 (第2/3页)
威可以说是一个顶峰,莫名其妙的就消灭了帝都的李自成,还有阴谋入关的八旗兵,可以说战斗达到了最高峰,而要北伐,起码要准备几万大军,无数钱粮,问题是,谁领兵呢。
谁领兵,面对北方强大的兵峰,都会嘀咕一下,然后看看身后,发现之前给自己工资的南京城,是那么弱鸡,为什么不直接挥刀杀回去,自己做皇帝呢。
北伐做不到后,夏允彝与不少人商量,都认为这样下去是坐以待毙,不能北伐,起码争取一个南北对峙,划江而治吧,但那就意味着必须出击江淮,所谓守江必守淮,就是如此,北伐的倡议没人搭理以后,曾经还上书,要求重整江淮一带的防线,加强编练新军,打造战船,防御起来。
正如对江南来说,一旦派出大军北伐,那么这支军队的头领,面对北伐强敌,以及后方弱鸡,做出的最明智选择,基本上就是直接打回去,自己做皇帝难道不好吗。
可是那些大臣,虽然也懂这些道理,但是这个提议耗费银钱太多,根本就是直接扔进了纸篓,对他的提议不了了之,为什么不趁着没有朝廷,直接下手腐败腐败呢,至于积草屯粮打造军队,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可是这几年多来,夏允彝还是给予了北方的帝都势力极大的重视,去年夏天的时候,他甚至专程抽出了二十多天时间,亲自带着几个家奴,化装成了商贩,冒了很大的“风险”潜入到了上海港口区内转了一小圈。
而这一趟下来,长老会给他所造成的震撼之大,让夏允彝久久无法平静,因为他所见到的夏允彝辖地之中的景象,可以说和大明朝控制区的景象有着天地之差,作为宋江府本地人,和不少士人都是朋友,他见闻广博的很,而更以天下为己任,过去的一些年来走遍了长江南北,可谓是对时下大明各地情况都相当了解,当然知道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崇祯时代,朝廷因为要应付连年不断增长的军饷支出,不断的加饷加赋,自然是把钱压在了最底层的百姓身上,逼得老百姓入不敷出,不得不弃田而逃,宁可有地不种也要去当流民,再赶上近年来天灾不断,朝廷官府也无力赈济,甚至视而不见,所以才搞得天下大乱,流民们纷纷揭竿造反,起码在北方早已糜烂,而南方实际上小规模的造反几乎没有停过,几乎找不到任何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了,到处都是流民遍地,到处都是匪盗丛生。
但是让夏允彝惊讶的是不是港口的那些机器和大船,而是再一次看到了久违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人人都有活儿干,吃的饭也是非常精细的口粮,这让他不得不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到北方去看看。
坐着船到达天津后,那现代化的装修和布置让他惊讶不已,为了避免上当,只允许他看到那些最好的景致,他在天津待了多日,而附近州县也去看了,道路两旁不断出现的农田之中,种满了各种作物,由于集村计划,村子少的多了,而被吸引走的劳动力,也使得农村的人口压力减小,而更趋向于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夏允彝甚至看到了十几亩地被用来种植花朵,而问那老农,居然说帝都有人订购的,价钱还不少。
虽然暗骂帝都的长老们骄奢淫逸,但看着到处都是安详而安乐的老百姓,或是闲聊说笑,虽然他们依旧穿的是破破烂烂(夏允彝把T恤当做了某种破衣服),但大明时代也是这样的啊,他见多了没有衣服的穷人了,可是脸上却是都有红润,健康的很,而下午的时候,一队快速奔跑的孩子,虽然吵吵闹闹,但说明了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基本上可以得以温饱,还有余力养活读书人,比较满足于现在的这种生活,这在其它地方是万难见到的景象。
而且让夏允彝更是诧异的是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