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志趣相投合伙人 义华五龙恶昭彰

    第十七回 志趣相投合伙人 义华五龙恶昭彰 (第2/3页)

,无非为子孙可得安稳康乐!如每个华人亦可得到良好教育,育方因才施教,华人必可奋发自强,重拾往昔光辉!”

    蔡学饶敬佩张振勋鸿鹄之志,当即立愿今后为那私塾无偿提供纸张。张振勋甚欢,说:“你我既为合作伙伴,此等好事岂可被你独占!”蔡学饶听出张振勋愿意入伙,大喜过望,随即和其商谈细节!

    张振勋入伙纸行后,极力扩充,增加产量,拓展销路,又和印刷厂合作,更创新研制彩染纸工艺。和制纸浆时加入着色染料,使纸张形成后就有均匀着色。甚受欢迎!而纸行资助的私塾更增至十数家。蔡学饶说:“既然张兄已是纸行合伙人,而且又为其带来全新机遇和娇人成绩,好应该在纸行字号上有所体现!”张振勋说:“衣食丰饶,裕民足国,就取“裕”字!”蔡学饶说:“好个“裕民足国!”就叫“裕恒”纸行!”从此,“恒信”纸行改名为“裕恒”纸行,成为张振勋第一家带有“裕”字的公司。

    一日,张振勋和蔡学饶受邀,参加一个商业聚会。聚会上云集了各行各业的华商,其中一人竟是张振勋阔别多年的旧主雇,黄昶。看到张振勋已小有所成,黄昶不禁慨叹,金鳞岂非池中物!

    当年,黄昶毅然决定结束国内生意,举家迁移吉隆坡。其表兄李隆在吉隆坡植根已久,拥有大片农场,稻田千亩。黄昶在李隆的帮助下重新经营米行生意,而且规模比国内有增无减。经过几年积累,已成为吉隆坡小有名气的米商。他一直想开拓周边地区市场,将吉隆坡经营为大米行市的集散中心。黄昶和张振勋细诉旧情,互相了解近况,又邀请张振勋和蔡学饶到吉隆坡考察。二人当即答应,欣然前往。

    看到吉隆坡一片繁盛,华人安居乐业,张振勋不禁感叹英国人的管治能力。黄昶和李隆热情招待,又详尽介绍农场、稻田及米行的经营状况,使张振勋获益良多。黄昶说自己与暹罗米商订下契约,可以获取第一手货源,并把底价相告,希望张振勋可为其在巴达维*拓展销路。二人一拍即合,张振勋回到巴达维亚就创办了“裕盛”粮油公司,不仅销售暹罗香米,同时还有玉米、小麦等五谷杂粮,及各种植物油。张振勋对来货品质要求严格,每逢到货必亲自检验。又采用专船运输,改良仓储,更定期邀请客商到来参观,详细讲解仓储运作,为裕盛粮油建立起良好商誉!

    这日,张振勋收到一份由“义华堂”发出的请柬,说邀请众商家共聚联谊。义华堂是义华公司控制的华人帮会,传说拥有万余帮众。平日所作不法勾当均透过义华公司来掩饰,美其名为华人谋福祉,实际结党营私欺行霸市暴力垄断,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经营烟馆、赌场和高利贷更不在话下。

    义华堂由“五龙”创立,即金龙,梁泽渊、木龙,梁泽瀚,水龙,郑雄、火龙,苏洪鑫、土龙,丘天维。梁泽渊和梁泽瀚属堂亲,世居于巴达维亚。二人祖父行船经商,因帮助荷兰人运送货物及军要物资,受荷兰人重用更在巴达维亚获赏土地,因此举家迁移。其祖父刻苦经营,家景殷实。祖父去世后,遗下一片庄园及多处物业,谁知竟引起儿子纷争。

    三个儿子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后来最小的儿子梁衍融使出奸计,收买荷兰军官,诬陷两位兄长,使其入狱,更派人在狱中将其杀害!梁衍融独占家业后,又将两位兄长的家室扫地出门,使当时尚且年幼的梁泽渊和梁泽瀚流落街头。二人在街头受尽欺凌,饱受风霜,尝尽人间冷暖。

    后来,二人先后结识了同为街童的郑雄、苏洪鑫和丘天维,五人年纪相仿于是结拜为异姓兄弟,更立下不再受人欺凌的誓言!二梁说自己本为富足子弟,因被小叔奸计所害,以致父亲惨死,沦落街头。丘天维提意,既然如此,何不为父报仇!既可告慰在天亡灵,又可夺回产业以享富足!

    二梁早有此心,于是五人密谋行事。五人在梁家庄园附近守候,终于等得小叔婶独自带小儿梁泽鸿外出。遂跟踪马车,选在一僻静之处由郑雄、苏洪鑫和丘天维三人下手,劫停马车。得手后,先把小叔婶杀害,遂又将不到十岁的梁泽鸿掳走,再使人送去勒索信。

    梁衍融得知小儿被掳妻子被杀,怒不可遏。在约定交付赎金当日,叫去大批家丁提早埋伏,誓要将恶贼碎尸万段。谁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