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视察

    第七十七章 视察 (第2/3页)

    “那咱们什么时候招啊?大人您给个准信呗。”李继业忽然又热切道。

    “你看你,又来了,你先把手头上的事儿办好再说吧。招兵的事儿,我自有计较。”刘仁玉严肃道。

    “是,大人,卑职晓得了。”李继业讪笑道。

    与李继业说完招兵,还有挖地道的事儿,刘仁玉又去看城墙施工的情况。

    却说这个靖边堡的城墙,方圆五里,墙高两丈一尺,代宗景泰年间修建的时候只是以夯土作为墙体。隆庆皇爷在位的时候才包上砖石。

    如今为了容纳新来的百姓,又不得不在原有基础上再行扩建。

    这个修城墙的工程,按照刘仁玉的意思,需要赵打铁的施工队在东面再修筑一段城墙,圈出一块儿地来,然后再把原来东面儿的城墙拆除。

    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敌军忽然而至的时候,没有城墙可以依托。

    这次建造新城墙所用的砖石木料,大多来自被山匪洗劫的张家堡。那张家堡距离靖边堡不过30里而已,用马车来回拖运砖石,也费不了很大的功夫。

    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自然是在户口簿册上面登记了的靖边堡所有百姓。

    在这些百姓中间,那些刘仁玉自镇北堡带来的安插流民知道修筑新城是为自个儿的新家圈地基,自然都是振奋之极,干活儿极为卖力。

    靖边堡中原先的百姓们,干劲儿自然比不得这些安插的流民,不过他们一来迫于监工的强力弹压,二来感念刘仁玉分给他们田地,未来的小日子肯定过的不错,三来为刘大人干活儿,三餐管饱,而且还有工钱,所以他们还是较为卖力地干着手里的活计。

    刘仁玉骑着马,站在东城外面儿,看着自个儿治下的百姓们忙得脚不沾地,新城墙的地基已然初见端倪,他当然很是满意。

    “赵老爹,百姓们干活儿很苦,要给他们多备些米粮,肉食。只要是在干活儿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叫他们吃饱,只有吃饱了他们才有力气干活儿。”刘仁玉叮嘱道。

    “大人你只管放心,这个事儿有马镇长派来的管着,大伙儿对伙食还是很满意的,没人发牢骚。”赵打铁回道。

    “嗯,那就好,还请赵老爹多多努力,加快进度,现在是多事之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流贼,或者北虏杀过来。所以早点完工,百姓们也能早点儿得到保护。”

    “大人且宽心,只需要修这么点儿城墙,用不了多少时间的额,额琢磨着至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新城墙就能修好。”

    “如果真能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咱们还是要先集中力量把城墙修好,然后再安安心心地在城里修建房屋。”刘仁玉笑道。

    “是这个理儿。”赵打铁道。

    “那赵老爹你就好生照应着修城墙的事儿,我到别处去看看。”

    刘仁玉与赵老爹道完别,就经过东门,进入堡内,随后直趋兵营校场而去。

    却说这几日,按照刘仁玉的想法,既然有杜家的强力支持,目前还算钱粮充足,他就打算再招500员脱产正军。

    新招来的人,加上原有的500正军,就恰好可以凑出一个部的兵力,一千正军,而且都是家丁级别的正军,在延绥这块儿地方,如果采取守势,勉强可以立足了。

    此次招兵所面对的对象,按照规定,是持有靖边堡户口,18至35岁的青壮年,另外几个要求是,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无暗疾。

    在招兵的时候,鉴于此时当兵在明朝人眼中还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职业,为了吸引社会有志青年投身军伍,刘仁玉特别命令镇北堡的戏班子编演一出“张二蛋翻身记”的戏剧,借以扭转百姓们的观念。

    这个戏剧的张二蛋,本是贫苦至极,家徒四壁的寻常民户,在镇北堡挣扎求存,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黄连有多苦,他就有多苦。

    可自打刘大人到了镇北堡,筑城墙,修房屋,开田地,要招兵入伍。

    张二蛋反正孤身一人,没依没靠,索性就把牙一咬,就此从了军,于是分到了好田地,每月足足一两月饷,还有月粮,这些都是后勤部直发,上官无从克扣。

    然后张二蛋勤加训练,因为各项指标都优秀,被升作队长,然后又跟着刘仁玉出去剿匪,打建奴,他又升了百总。

    如今他住着江南才有的大瓦房,养着容色秀丽的美娇娘,生活乐无边,不羡鸳鸯也不羡仙。

    戏班子里面儿几位伶人一起卖力演出,将张二蛋当兵而生发的故事足足演了三日,这出戏剧里张二蛋的遭遇,在那些个靖边堡百姓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谁说当兵是个苦差事,不招人待见,那是老黄历了,如今要想在靖边堡活出个人样来,就得参军才行。

    这是看完这出戏的百姓们所持有的普遍想法。

    于是,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