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的制式装备:三八式步枪

最新网址:m.yuedsk.com
    小鬼子的制式装备:三八式步枪 (第1/3页)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为手动步枪,在天朝一向被俗称“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ri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ri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三十式步枪在天朝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

    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

    早一些年,三十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有坂(ありさか,Arisaka)38式步枪是ri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

    ri本在侵华前曾向天朝出口。天朝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先后仿造。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加之日军射击准确,给天朝军队造成不少伤亡。

    有文章称但该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称其杀伤威力小主要由于膛线的缠度设计问题,该枪的弹丸弹道稳定性极好,就是上面大家说的“一穿一个眼“。

    但这说法并不全面,国民党兵工署做过试验,证明65子弹在近距离制动明显,杀伤力等于79弹,而在远距离弹道很稳而美军的资料也大量留下了6.5子弹进入人体后易于翻滚留下可怕创口的例子。

    三八式步枪是由有坂成章(Arisaka)大佐领导下,在东京小石川(Koishikawa)的炮兵工厂,由南部骐次郎(Nambu)少佐设计完成。其设计改良自毛瑟步枪,但是其枪栓及节套均大为简化。其正式名称为三十八年式步兵铳。后来稍事更改,在1939年推出了九九式,最大的差异为改用7.7mm无底缘子弹,但基本设计仍然相同,是ri本军队近四十年的主要步兵武器。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ri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ri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

    但是6.5×50毫米枪弹由于弹头飞行过于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停止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1937年研发出的三八式步枪改进型--九七式狙击步枪,发射减装药的6.5x50毫米三八式枪弹,弹药在枪管内燃烧十分充分,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和白烟,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该狙击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麻烦,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或白烟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

    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三八式马枪是三八式步枪中短枪管的型号。在ri本,它也被称为三十八年式骑铳(卡宾枪)。它不仅用于骑兵,也同样用于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三八式马枪是同时投入军队使用的,它的枪管缩短为487毫米,枪全长966毫米,重量3.3公斤。

    从三八式步枪发展出的其他变种有四四式马枪(三十八年式骑枪的改进型,于1911年(明治44年)定型),九七式狙击步枪(1937年(ri本神武纪元2597年)定型),TERA伞兵步枪以及最终发展出这种枪型。

    三八式步枪曾大量装备天朝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天朝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朝xian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天朝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结构特点.

    “三八大盖“全枪长1275mm,可以说是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家军用步枪中最长的步枪,比当时苏联红军使用的ri本二战时的各式枪械

    ri本二战时的各式枪械

    莫辛.纳甘1891/30式7.62mm步枪还要长43mm。从外观上看,全枪显得十分纤细紧凑,干净利落,从而操枪更为便捷,不像有些步枪,外观上“零碎“很多。“三八大盖“的枪管长769mm,也是二战时期各种主战步枪中枪管最长者。枪管内部有4条右旋膛线,为了追求射击精度,膛线导程确定为200mm,这在当时各式步枪中是最小的,因此,“三八大盖“发射的弹头转速高,飞行稳定性好,命中误差也相对要小。并且由于弹头的初速为762m/s,尽管在当时各式步枪中也是最小的,但弹头命中目标后,仍有足够的侵彻力且不易翻滚。

    说“三八大盖“打得比较准,自然与瞄具有直接关系。“三八大盖“的准星形状为“∧“形,用燕尾槽与准星座配合,可以横向调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前期生产的“三八大盖“,没有准星护翼,而后期生产的则有准星护翼。“三八大盖“的表尺,与一般步枪的板状弧形表尺不同,它是一个可以立起的“框“式表尺,上面有3个缺口照门(其中表尺框板上有2个缺口照门,游标上有1个缺口照门),相应地有3种用法。平时携带步枪时或目标在300m以内时,表尺框在向前扳倒的状态下使用,这时表尺框板上的缺口照门所对应的射距为300m;当目标在400m以上时,则将表尺框向后立起并将游标上移,使用表尺框板上的另一个缺口照门,此时这个缺口照门所对应的射距为400m;当目标在500m以上时,则使表尺框仍在立起的状态下,将游标下移到定位,使用游标上的第3个缺口照门,此时这个缺口照门所对应的射距为500m;当射距大于500m时,则逐次上移游标,使游标上的缺口照门与目标距离相对应。“三八大盖“的表尺射程2400m。

    在后期生产的“三八大盖“中,有的采用3个觇孔照门,其目的是企图利用觇孔照门以抵消瞄准误差,从而简化新兵的瞄准训练过程。但是,实践证明“三八大盖“上的觇孔照门距离使用者的眼睛过远,瞄准时并不方便,特别是在夜间瞄准更为困难。像“三八大盖“这样的准星与表尺关系位置形式,觇孔照门显然不如缺口照门使用方便。“三八大盖“改觇孔之举,不失为弄巧成拙。作战实践证明,步枪战斗使用密度最大的距离,通常在200m以内,而真正达到使用密度峰值的距离是在100m左右。这时,还可以利用立框式表尺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点,就是当射距在50m至100m左右时,可以竖起表尺框,并把目标与准星同时套在立框之中,作概瞄快速射击,若受过一定训练的射手,枪枪打中不成问题。

    “三八大盖“相对于“金钩步枪“改动最大之处,要数枪机。在世界步枪之林中,没有沿袭当时各国盛行的枪机结构而独树一帜者,就要数“三八大盖“的枪机。纵览世界上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步枪,凡采用回转闭锁后拉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