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将军左良玉(二)

    逃跑将军左良玉(二) (第3/3页)

分析,他认为这谷城地方山路太多,路途艰险,运粮进山不容易,实在不适合追击,不过熊文灿这个时候那是急火攻心,杨鹤安抚失败的后果他是知道的,致仕回家那是要他的命,这是他万万不想看到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左良玉提的要求他自然不会去听,对此左良玉也没有办法,只好执行命令,他知道自己若是这个节骨眼上不听话的话,很有可能他就会成为熊文灿的替死鬼,而熊文灿怎会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去,而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便不会在这么对他姑息养奸,面对这种节骨眼上的大事,左良玉自然不会犯糊涂,而且对于剿灭张献忠他也是信心十足。不过命运这玩意实在难以捉摸,左良玉所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战对他来说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

    对于这一次追击任务,左良玉是煞费苦心,他让河南副总兵罗岱打前阵,自己则在后面压阵。部队从襄阳启程,可是由于天气实在太热,体力消耗太大,这粮食不到两日就吃完了,可是这大山之中,连个人影都没有,筹粮自然是无稽之谈。士兵们饥肠辘辘,只得以山中野桃、枣子为食,有的杀马吃肉,没马的甚至连野果子都吃不上的就只能吃树叶了,在山中走了十天,其中八天都是这样的生活,等左良玉好不容易到了房县,张献忠他们已是以逸待劳设下了埋伏就等左良玉的到来。这一战对于左良玉来说是打击沉重的,前锋罗岱被杀,自己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下里的一万多士卒损失殆尽,仅仅只剩下不到一千士卒,而且就是连自己的总兵官印都给弄丢了,不过接下来成了‘三无’总兵的左良玉并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安慰,反倒是崇祯的一把怒火让他连降了三级,又成了几年前的都司,不过对于左良玉而言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相比丢了官的熊文灿和河南总兵张任学而言,他至少没丢了饭碗,至于为什么崇祯皇帝没直接将这么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直接扔进北京城大狱之中,只怕也与左良玉手中依旧掌握一支不小的力量有关,而且崇祯皇帝依旧需要像左良玉这样的虽是能打,却又只知道掠夺百姓,扩充实力而并无定鼎天下的人来替他卖命。

    连降三级无论是谁都是很郁闷的,何况连总兵大印都丢了,成了无印将军,不过日子还得继续,虽然这些年从未经过这般大的挫折,不过对于左良玉而言这一切算得了什么,小时候自己没爹没娘都混出来,现在手里头还有上千号人马,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半年的时间里,左良玉一直在蛰伏,他相信凭借他在诸将中的声望,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日子总会有人想起他来的。果然,左良玉的猜测是对的,随着崇祯十三年春天的到来,左良玉的第二春也即将到来,就在杨嗣昌出任督师之后,便推荐左良玉为大将军,又因为左良玉在簸箕寨之战中丢了总兵印,因而要从崇祯皇帝将府库中闲置无用的‘平贼将军印’给左良玉送去。

    而对于为何杨嗣昌督师会选择左良玉,当然杨嗣昌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明白作为督师虽说位高权重,可是毕竟是文官,要是武将集体不了你,那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了防止武将不听调度,因此杨嗣昌想到了以武人治武人的策略,也就是从武将中选择一个有威望的来调度其他武将,自己在对选出的这人恩威并施,使其感恩代谢,这样就可以达到军令合一。而左良玉在诸将之中打仗相对有点名气,而且此人在诸将中名望也比较高,最为重要的是前不久左良玉在簸箕寨一战中大败,正是需要人安慰的时候,若是这个时候给与重用,那一定会是感恩戴德,而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杨嗣昌的想法是好的,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他并不了解左良玉这个人,若是放在几年前辽东的时候或许还管用,但是对于现在的左良玉而言,这些已经没什么多大的效果了,当然不是说这大将军的位置左良玉不会接,相反这将军印对于左良玉而言诱惑极大,毕竟丢失总兵印,很多事都不是那么方便,而且相比总兵印而言这将军印的价值更大,不过要让现在的左良玉感恩戴德,这无疑是痴人说梦了。

    有兵有粮才是真道理,这一点左良玉早已是参悟透了,杨嗣昌给他说情加官什么的是为了什么,他是知道的,不过杨嗣昌利用他,他又何尝不是再利用杨嗣昌,就这样凭借手上这杆大将军的大旗,左良玉很快就从簸箕寨的失利中走了出来,甚至相比之前自己的实力那是发展的是更加迅速,更加茁壮了。而当时的起义军势力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占据湖北、四川等地的张献忠,在随州、应州、麻州、黄州打游击的贺一龙、贺锦四个营,以及在漳、房、兴、远州等地的罗汝才、过天星等十营。

    本书来自 品书网 https:百度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