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朱德:护国烽烟诗酒情

    第23章 朱德:护国烽烟诗酒情 (第3/3页)



    陶开永道:“温先生就是慷慨,老夫却是压力巨大,以后大家自当加倍努力,拿不出好诗词,简直是愧对美酒!”

    众人大笑:“开永提供怡园作为大家长期聚会之地,少不了上茶水、备饭菜,已然也十分难得哦。”

    这一天,大家满酒快肉,诗酒唱和,刻骨铭心。

    时光荏苒,转眼即到年底,雪花染白了周围的山头,江风烈烈,山川一派萧瑟。

    泸州街头,却是被浓烈的年味笼罩。家家户户的门前贴上火红的春联,挂上灯笼,一派喜庆祥和。商铺里腊肉流油、黄粑飘香,街上人头涌动,返乡的、做买卖的、闲逛的、耍杂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中午开始,朱德在副团长、警卫员等人的陪同下,下部队慰问官兵,与大家欢度佳节。饭菜丰盛,美酒甘醇,一圈下来,不觉天已薄暮。

    入夜,街上响起孩童们的喧闹声,五颜六色的烟花染亮了天空,朱德一时间百感交集。

    是啊,从他1909年离乡,入滇从军,到驻防泸州已七易寒暑。其间四处征战,特别是棉花坡一战中,不少滇军战友都血洒沙场,他心爱的战马也战死了,而他却一次次逢凶化吉。进驻泸州,好在结识了刘子休、罗小吟、温筱泉等一批社会贤达,他们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加上志趣相投,让自己繁忙的军务之余孤苦的心灵聊以慰藉。而七年没有回家,朱德又不禁思念起远在仪陇的父母兄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他们身边。他也多想战争早日结束,还天下太平,百姓尽享天伦之乐……

    思绪飘飞,睡意全无,他铺开宣纸,赋诗抒怀:

    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

    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暗查军事忆家乡,风冷霜寒雪压枪。

    安得提前援陷溺,修文偃武话收场。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座因酒而兴的江城,第一次是他在诗中将之称为“酒城”,后来这首诗越传越广,进而也让泸州声名远扬。

    又是一年春天来临,江上渔歌唱晚,河中群鸭嬉戏。

    刘家公馆门前,朱德与罗小吟、温小泉、陶开永等品茗交谈,尽享春光。

    罗小吟道:“这个冬天蛰伏已久,现在春和景明,何不出去走走!”

    朱德道:“是啊,来泸已久,却军务缠身,少有空闲。好,出去转转,莫负泸城大好河山!”

    罗小吟道:“从泸州城东去30余里有一座山,因‘山常出云,灿若锦绣’,故名云锦山,上面还有一座寺庙叫烟霞阁,风光无限。当地还有几名诗友,就去那里如何?”

    罗小吟、温筱泉、陶开永皆说可以,朱德便一同欣然前往。

    众人骑马在城郊村道上不疾不徐,不时驻足观望,谈笑风生,远远看去,如剪影融入春天的画中。约莫两个小时的光景,一座山峰矗立在面前。放眼一看,山间怪石嶙峋,古柏葱茏,花团锦簇,翠耸山峦。

    山路口早已站着几个人。罗小吟遂一一引见了熊仿文、罗绍琼、罗义夫、黄陶叔、艾明宣、艾承庥、郭湛安、朱督臣等,皆为当地秀才、进士、举人或团总,个个学识渊博。

    大家寒喧过后,熊仿文引领众人前往山上。来到山腰,但见红霞披阁,碧水依山,峭壁笼紫气,层峦涌白云,峰光如锦绣,山色自清幽。得见云锦山盛景,朱德即兴赋诗:

    云锦山腰雾重重,龙川坝下水淙淙。

    驻马遥观天地仄,万山回首拜英雄。

    面对云锦山如诗般的景色,朱德与诗友们决定在山上的禅院烟霞阁内成立振华诗社,与东华诗社一脉相承,扩大诗社的影响范围,大家还是推举朱德即为振华诗社写小引,朱德也未推辞——

    三泸绕秀之山,四面回峰之地。慈云兰若,登中土之坛场;锦锈楼台,居上方之佛国。一天花雨,洗涤禅关;满刹松风,情生净土。问谁到此,俾尘俗之都忘;有客来兹,觉精神之独爽。山空鸟悦,地古人稀。云锁石台,如此乃能称静域;锦铺草径,此中真个隔红尘。会胜地,耆老在此联成诗社;来滇池,客将于斯拥建骚坛。定有豪情,宣传革命;如为佳士,有助龙争。诗牌斗叶,咏成贝叶之篇;酒令传觞,杯泛莲花之露。虚空世界,冷热脑于无形;干净丛林,孟身心之不浅。笑前生亦是浮屠,为救世脱离释教。长啸山林,放歌殿阁,爰成小引,用于口怀。

    四

    振华诗社成立后,大家推举熊仿文任社长,约定“七日为期,群贤毕集,抓阄命题,饮酒赋诗”……诗社聚集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大家聚会论诗词、策群力、通消息、了敌情,度过一段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其间诗社成员所作的诗词,被编印成《江阳唱和集》,流传至今。

    秋去春来,朱德来泸不觉已是五年光景。朱德驻地,院子里老树吐出新芽,桃李开出鲜花,枝头鸟儿鸣唱,池中金鱼起舞。朱德端坐院中,喝着盖碗茶,哼着小曲调,显得心情大好。

    一大早,罗小吟、温筱泉、陶开永、熊仿文等一一接到邀请,到朱德家中聚会。

    众人陆续到来。中午时分,夫人陈玉珍已张罗好一大桌酒菜,红烧排骨、清炖乳鸽、宫宝鸡丁、火爆肥肠、南溪豆腐干、竹海玉兰片……桌中央端放一古色古香的酒坛,正是温筱泉之前送给朱德的百年老窖。

    宾主一一入座。朱德道:“承蒙各位光临,朱某十分荣幸,以前多是我吃大家的,难得今天做一次东,大家务必开怀畅饮。”

    罗小吟道:“有朱夫人的看家手艺,有永盛烧坊的百年老窖,好菜美酒,我可是不醉不归啊!”

    众人大笑,随声附和:“不醉不归!”

    老友相聚,少了客套,皆是随意而尽兴。

    喝了数杯,陶开永乘着酒兴道:“久闻玉阶和朱夫人精通音律,常琴瑟和鸣,今天能否让大家一饱耳福?”

    朱德笑道:“过奖了,只会粗浅皮毛,怎敢贻笑大方!不过我和玉珍倒确是因为音乐结缘,今天都是自家人,我们就为大家合奏一曲,以助酒兴!”

    在大家的掌声中,陈玉珍置琴,朱德把箫。一曲《高山流水》响起,琴声缠绵,箫声悠远,众人凝神倾听,十分享受。一曲弹完,众人沉浸在意境中似乎还没回过神来。

    朱德道:“世间自有真情在,为有知己万里行,这首曲子送给大家,也算是感谢各位几年来的抬爱和支持!”

    朱德话锋一转,进入正题:“今天的酒,也算是和各位暂时告别的酒,不瞒各位,我原本以为护国战争的胜利后,中国社会的现状会一天天变好。没想到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各派系之间为争夺地盘经常发生战争,弄得国家乌烟瘴气,民不聊生。驻泸以来,旷日持久而又缺乏明确政治目标的战事,常使我感到深深困惑,这样下去国家完全看不到希望,我为之奋斗也没有了意义。”

    罗小吟道:“之前读您的诗‘推开黑幕剑三尺,痛饮黄龙酒数杯。西蜀偏安庸者据,逐鹿中原是雄才’时,我们就知道您非等闲之辈,也必当支持您的选择,只是不知您接下来如何打算?”

    朱德道:“这两年读史书、阅刊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也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作了研究,重新确定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我打算待手中之事处理完结,就出国留学,寻求革命真理。”

    朱德这一说,让大家心生感慨,却一时无语。

    隔了一会儿,温筱泉打破了静默:“既然玉阶老弟已然作出选择,我们就尊重他的决定,大家举起酒杯,为他喝杯壮行酒!”

    众人将酒杯举起,一饮而尽。

    陶开永显得有些恋恋不舍:“无论走多远,您可要记得回来,‘待到新秋气爽时,重入怡园诗酒共’啊!”

    “那是当然,我暂时选择离开寻找真理,就是为了回来更好地革命!”

    离情别绪,萦绕心间,众人互诉衷情,互道祝福。好在酒是情感的安慰剂,几年来结下的深厚友情,千言万语皆付一杯酒中。

    当泸州山水在眼前变得遥远模糊,朱德明白,这一去绝非坦途,而更可能是刀光剑影、生死搏杀!在泸五年,泸州的美酒浇释过他的愁肠,也激荡着他的雄心。以后的峥嵘岁月里,泸州的美酒更是燃烧着生命沸腾的基因,相伴着他南征北战,立于不败的天地之间。

    对于朱德,面对生活了五年的泸州自是不舍;对于泸州人民,难得有这位英勇善战、除暴安良的驻防将领,又怎舍得他的离去!

    英雄何时再归来?

    苍天不负,梦想便可成真。

    五年后,1926年,泸州起义时回到泸州,朱德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十四年后,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回到泸州,朱德已是红军总司令。

    四十二年后,1963年,阳春三月的罗汉场镇,麦苗吐穗,胡豆花开,蜂争蝶绕。几辆吉普车驶过,一位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的老人走下吉普车,往泸州老窖酒厂罗汉基地走去。

    他正是朱德,新中国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罗汉酒厂内,工人们挥汗如雨,配酒曲、铲酒糟、忙得热火朝天。朱德走进老窖酒厂时,看到工人周德明正在凉糟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辛苦了!”听周德明说到泸州的温永盛老酒厂和温筱泉时,朱德忙说:“温永盛酒厂我知道,很有名呐。温先生我熟悉,当时驻守泸州时我没少喝过他的酒哦!”

    这时,酒厂的厂长捧来一杯刚烤好的泸州大曲让朱德品尝。朱德喝了一口,咂巴了几下:“这酒美啊,好酒、好酒!还是当年那个味!”随手将酒盅递给随行的同志说:“这酒很香,很有名,在全国全世界都很有名,信誉很高呀!你们都尝尝!”

    当得知温筱泉先生已在1961年逝世,朱德怅然若失。他走出酒厂望向远方,仿佛又回到当年与泸州社会贤达们诗酒唱和的日子。

    公元2010年,一块巨大的石碑落户泸州城中,引得万人瞩目。碑石造型如剑指苍穹,上书“酒城”两个刚劲有力的红色大字,落款为“朱德”。

    一座酒城,一位伟人,从此血脉相连,伴着曾经烽火连天、诗酒飞扬的岁月,书写永世的传奇!

    (作者姓名:郭岭)

    本文为(http://)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