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小伙伴叫钢镚

    第二章 我的小伙伴叫钢镚 (第2/3页)

到陈新面前,用生硬的合成电子音说道:“老规矩,啤酒归你,罐头归我。”

    陈新对着机器人幽蓝的电子眼笑了笑,打开罐头道:“干杯!”

    ………………

    钢镚喜欢吃金属制品,刚跟陈新那几天,它把家里的菜刀、铝锅、高压锅以及喝完啤酒剩下的易拉罐全吃了个干净,甚至连陈新兜里的硬币都不肯放过。

    后来陈新发现,这家伙最喜欢吃一块钱的硬币,05版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用钢镚的话说,这玩意尝起来外焦里嫩,酥脆爽口,最合它的胃口。

    于是陈新也懒得给它起名了,直接叫它钢镚。

    钢镚不傻,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听名字,可多次抗议无效后,它也只好偃旗息鼓了,谁叫陈新是它的主人兼衣食父母呢。

    钢镚现在每天至少要吃十公斤以上的金属,铜、铁、镍、钴、锡、铅,啥都能吃,还好它不挑食,以陈新的身家勉强还撑得住。不然如果专吃金银之类的贵重金属,把陈新卖了也不够它吃的。

    养了钢镚半个多月,陈新发现,尽管每天钢镚要消耗数倍于它的体积重量的金属,可它的身材却没有丝毫走样,也不知道这些东西都被它消化到哪里去了,问它,它自己也说不清楚。

    至于钢镚的来历,还得从陈新的家庭说起。

    陈新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大学教授,解放前留过洋,后来回国,在华东某大学任教,嗡嗡嗡时被打上了反GM的标签,因为脾气又臭又硬,每次批斗都被当成典型来抓,结果没挺过那十年,70年就丢下陈新父亲走了。

    陈新的外公同样不简单,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在地质领域颇有建树。

    陈新的父亲陈建林八十年代初参加高考,进入江城大学地球化学系学习,本科毕业后便报了陈新外公的研究生,这才与陈新母亲靳可竹相识相知相恋。

    两人从事的都是地质相关专业,毕业后均留校任教,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南极科考队,曾多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南极科考队中著名的神雕侠侣。

    2008年,夫妇俩在参与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设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跌入数百米深的冰窟,双双罹难,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

    那时陈新正在上大三,得到消息后一个人呆坐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父母后事全靠单位同事领导以及邻居们帮忙才勉强完成。

    外公经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勉强抢救过来,却已经成了植物人。

    要知道陈新父亲三代单传,奶奶在陈新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外公外婆也就陈新母亲一个女儿,外婆是在陈新高中的时候去世的,如此一来,外公成了陈新在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亲人,可现在却成了植物人。

    接二连三的噩耗让陈新一夜间长大了许多,再也不复少年时的跳脱。

    料理完父母的后事,陈新干脆用父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