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这鬼东西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灵感这鬼东西 (第1/3页)

    灵感这个词,我一看就发怵。

    原因很简单,在近百万字的创作实践后,我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一束文字是灵感的产物,如果说灵感是“神来之笔”或“天籁之音”甚或“神灵附体”。

    文字是一个个码出来的,词句是一条条想出来的,文章是一篇篇做出来的,犹如墙是一块块砖砌起来,室是一堵堵墙构起来,房是一套套室组起来。逻辑顺序很清晰,由小到大,由表及里,无中生有。

    想法经常有,行动不常有,因为惰怠,因为内燃力不足。植物要有空气、阳光、水分才能长,动物要有遗传基因及植物所需基本元素才能生,汽车、飞机、火箭要有渐次升级的燃料才能动,这是常识??我们从启蒙开始逐渐了解到这些,不是上天赐予的??在科学昌明到如上帝般全知全能之前,一切解释都进展缓慢。想法不是凭空而来,它来自生活经验和随之而来的表达欲。文盲的悲哀在于目不识丁,无法用文字表达,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有想法。我们偶然听一些好记性的文盲讲述精彩的故事、演奏精彩的乐曲,如荷马讲述他的史诗,如阿炳演奏他的《二泉映月》。他们受残疾限制,只能心记口授身传(整理是有心人的事),而无法用文字表述??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约就是指种种口授身传下来的经验??这说明经验是文化最基础的构件。

    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话可以有若干层理解:第一层是李白酒量好,动辄一斗酒下去,然后一口气写出一百首诗;第二层是李白酒量一般,喝一两杯就产生写诗的激情,于是写,等他隔三差五地喝完一斗,居然完成了一百篇,这过程显然像是会过日子的人,不疾不徐,有板有眼;第三层意思则是,李白是一个靠兴奋剂创造佳绩的人,尿检绝对呈阳性,与其他不善酒的诗人相比,属于不公平竞争;第四层意思,李白的兴奋点很高,必须让大量酒精充分燃烧后才能产生创作激情,写作成本相当高昂……

    当然,这只是一种玩笑式推测。这说明,灵感这东西,有时还真得假借一些外在物的刺激,才会由思维的游丝固化成艺术品。想法有了,激情来了,动手做了,于是游戏开始!每次上酒桌,陌生的酒友经熟悉的酒友热情推介,得知咱是酸文假醋的主儿,就难免也文诌诌地拿李白斗酒诗百篇来说事:“多喝点,就有灵感了!”我的经验是,每次喝醉了,梦周公是第一要务,哪还有力气握住灵感的妙手喔!不过,当我遇上些令人开心的朋友,聊些愉快的话题,倒还真会触动“灵机”,突然产生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