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仲尼弟子(下)
第64章 仲尼弟子(下) (第3/3页)
子无恤在领地上颁布了“止从死”的法令。
看到最后一条,颜回顿时了然,夫子可是最反对以活人殉葬的,赵氏此举,正中夫子下怀。
孔丘叹了口气,说道:“十年前,晋卿赵鞅铸铁鼎,在上面篆刻刑法。当时我说过,晋人放着唐叔虞和晋文公传下来的秩序不遵守,却以赵宣子之法作为成文法颁布,是乱相的征兆。一切以固定的刑法为准则的话,谁还会去尊重贵族的命令?从此之后晋国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所以我预测,晋是要亡国了。回,你怎么看。”
颜回回答道:“赵宣子之法,是晋国在夷之蒐(前621年)的时候制定的,那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年代,当时的制度如何能用于百年之后?”
孔丘拊掌而叹:“然也,所以那次铸造刑鼎之后,我看那赵鞅,便知其与吾道不合,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如今看来,他的那位庶子赵无恤,竟是颇有仁心,以陶俑草人等替代活人,并以法令形式颁布,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也是变赵氏乱法为善法的先声。”
孔丘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高大的他有些激动地在狭小的堂屋内来回踱步。
“我本来还奇怪白麋为何会在赵氏之地上出现,白麋是仁兽,天下有道时才会出现,无王者则不至,可这世间浑浑污浊,白麋为何选择这时候现世?恐怕就是赵氏小君子这一仁义之事的征兆啊!”
“虽然为师一直提倡克己复礼,但殉人这种不仁不义的陋习却不包括在内,因重死者而损生者,是偏离了仁道。”
“不过,赵氏子此举还是不够尽善尽美,我曾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何,一是陶俑制作得太像人了,似人则为不仁,不仁则残忍;二是浪费,浪费则不恤下民,有损后人。死者的陪葬品应是象征性的草人泥马,或者是现世中已经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
“夫子所言甚是。”
孔丘停了下来,捋了捋胡须道:“尽管不够完美,但此等大事不可不加以记述。”
于是他重新坐下,摊开了一部竹简,左手铜削,右手毛笔,开始如实记述。
颜回侧目看去,只见青黄的竹片上,墨字跃于笔尖。
他小声地念了起来:
“公六年,晋赵鞅、宋乐祁狩于绵上,失礼也;赵氏子无恤获白麋。”
“冬至,晋人执宋行人乐祁;赵无恤止从死,赵鞅许之。”
“白麋者,瑞兽也,有仁者则至,无仁者则不至。仲尼曰:孰为来哉!赵氏将兴乎?”
……
求收藏,求推荐,第一卷至此过半,明天回归主角,孔子这人真心不好写,喜欢他的也好,讨厌他的也好,见仁见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