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场“春晚”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四十七章 一场“春晚” (第1/3页)

    午夜十二点,四个人吃完饭后,刘茹收拾好碗筷,就一起出去看镇举办的“春晚”,四个人到达时,晚会已经早就开始了很久了,比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提前了一个半小时。位于小镇高处的渔子溪村民,是这道大年三十文化大餐的“主厨”。

    晚会的舞台,设在渔子溪村板房区的一块空地上。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的面貌。左边是仍在设禁的废墟,正中对着漩口中学遗址,右边是秀坪板房安置区。25日下午6点半,村民将一块红色的幕布缓缓拉起,上面的主题直奔未来——“明天会更好”。“春节过后,映秀就要展开大规模重建,每一个人找准自己的定位,充满信心地,要在己丑年大干一场。”村支书蒋永福对身边闻讯而来的记者说,这台村民和企业合办的晚会,目的只有一个,鼓劲。

    这是建村以来第一个“春晚”。

    夜晚的映秀小镇街灯亮起,板房里各家门口挂的红色灯笼,显得更加艳丽。

    台上的表演节目,台下的村民边观看边吃烤羊肉,甚至可以跑到旁边的咂酒坛中,透过长长的吸管,喝几口青稞酒润润喉。

    四个人立刻投身喧闹的人群中,薛平因为刚才有女同志,所以也没好意思放开量的喝,现在一看到那架在火堆上不断翻动的烤羊肉,闻着空气中飘散的肉香,听着那羊肉上滴出的油渐到火堆上发出‘刺啦,刺啦’声音,马上冲过去,拿起烤好的羊肉,边张开嘴狠狠的咬了一口,边来到一旁的咂酒坛旁拿起吸管,美美的喝了几大口青稞酒,然后不断的发出满足的叹息声。

    许国军笑着看着这一切,一直无法排遣的沉重心情刹那得到缓解。

    尽管小镇“春晚”设在渔子溪,但由于它是除夕夜映秀唯一群众集体活动,村支书蒋永福说,“我们这里是震中,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做客。”果真,当晚全国各大媒体记者聚焦渔子溪,一些外国朋友也来了。

    67岁的理县人朱中宝坐在观众席上,穿着羌族服饰,看起来很像是为这台晚会准备的盛装。令老人惊叹的是,有舞台、有大屏幕,一个村子的“春晚”这么“现代”,不简单。

    何止是舞台,通往村子的山路两侧,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村里到处挂着鼓舞励志的红色横幅。

    蒋永福说:“这台晚会的运作,用我刚学会的新名词讲,就是‘村企联合’。”他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有搞春节晚会的想法,但资金有困难,统筹也没经验。去年12月,震后曾在村里做志愿者的天津泰达蓝盾集团董事长邹凌,再次访问村子,他把春晚的想法告诉了邹凌,二人一拍即合,泰达赞助这台春晚,还负责整台晚会的布景设计。

    这时远处传来守夜人的缓慢而洪亮的声音,“大年三十,注意安全,岁岁平安。”许国军抬头四处打量了一下,果然马锡章老人已经离开了热闹的人群,老人家先敲几下锣,再连续喊了两遍。

    他是村里的守夜人,更早的时候还曾是村长。自去年12月份,老人开始敲锣巡逻以来,没有一天间断过。不过除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