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恢复重建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四十三章 恢复重建 (第1/3页)

    第二天,本来想找刘茹的许国军还没等吃完饭,就被单位的黄技术员叫走了,这一忙,就忙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简单的梳洗了一下,躺床上就睡着了,实在累坏了,电厂急于重建,他还有时间回来睡一觉,厂长和很多领导甚至睡觉都是睡在第一线。

    马上过年了,不管是那些帮助他们重建的解放军突击队,还是那些各地的专家团,都没有回家过年,还留在这里日夜不停的忙碌着。

    别人尚且如此,身为映秀的一员,电厂的一员,他们更没有理由休息。

    这一耽搁,就耽搁到大年三十。

    许国军清晨走在大街上,看到板房中新建的映秀小学已经挂上了中国结、红灯笼,还有大红的气球,节日的气氛里,这个经受了创伤的小镇正在顽强地生长着新的生机。

    而在奔腾的岷江岸边,一栋地震中毁坏的楼房旁,一座叫做“印象映秀”的茶馆正在营业,茶馆里小镇上的人们,还有四方来客,又摆起了“龙门阵”。茶馆里的四面墙上贴满了映秀镇震前、震中、震后的图片。从卧龙自然保护区回来的映秀人李勇,正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映秀点点滴滴的变化。

    如果你沿着都汶公路顺岷江而上。你会看到被地震“拧”成几段的百花大桥安静的出现在路边,标志性的巨石嵌着红色的字“五•一二震中映秀”,无声的将回忆拉回到二00八年“五•一二”地震当天,耳边仿佛又开始响起废墟上孩子们的呼救声……

    现在你在看看映秀的民众如何辞旧迎新,庆祝牛年春节的到来。

    来到镇口,一幅映秀镇的重建规划图被悬挂起来。这幅新规划图让所有人都眼睛一亮,顿时从回忆中挣脱出来。这座曾经的‘伤城’,已经被驻入了新的活力。

    四天前许国军曾满怀着喜悦一路沿着“爱心小路”到达渔子溪村。这条小路是震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的官兵们修建的山间便道,眼下正在翻新,村民们忙着搅拌水泥、砌青石板。渔子溪村的村民正忙活着在小路两旁栽树,“过年了,把路修好了辞旧迎新”。

    2009年的映秀,岷江的支流将她划分成两半。河的一侧是老镇区,依然是一片废墟;河的另一侧是成片的板房和帐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