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蔺相如

    第9章 蔺相如 (第3/3页)

国策,以防国君由于智商不高而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个说话的是许厉。

    他对于刚刚上台的赵孝成王十分担心,怕他好大喜功,就好像以前强大的齐国的齐闵王,四处征战,虽然极盛,却也让国家很快遭到致命打击。差点亡国。偏偏自己的国君年纪还轻,没什么治国经验,比起其他六国国君的老狐狸,显然太嫩了。

    如果采用内阁负责制,显然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杜绝。

    一直不说话,眼睛却不断来回扫射的楼昌,突然说“我认为三省六部制,比然会被赵太后推行,因为她太清楚我们的国君的本事,制度是好的,可是也要看什么人主持,那个从武城跑来的君侯,可就也根本没准备回去。显然不会善罢甘休,而如今赵太后已经掌权,而国君也借助天书事件而地位稳固被赵国万民承认。

    那么他和赵太后的最大矛盾也就没有了,我担心......"

    他的话就是一个精神,改革可以,必须我们掌握权势。

    就是因为内阁权势滔天,他们更加需要掌握在手里。

    蔺相如等人也纷纷点头。

    内史令魏加急忙道“

    我看廉颇将军可以主持枢密院改革,国尉许厉可以主持御史台改革,蔺相爷就主持内阁,咱们都是尚书级别”

    魏加急忙道。

    廉颇谦虚地说“这个,咱们赵国还是有很多人比我厉害的,比如望诸君乐毅。还有马服君赵奢,恩,平原君赵胜其实军事能力也相当了得,”

    廉颇深知自己虽然在军中一呼百应,可是在上层,自己和乐毅半斤八两。

    相比之下,赵奢和赵胜可能性更多,毕竟人家是一家人。

    而赵胜和赵丹抢过太子之位。赵太后肯定心底不太舒服,军权不太可能给他。

    因此太尉一职实际上绝大部分可能会交给稳重,细致,军功巨大,有号召力的宗室名将赵奢。

    赵奢一上台,必然重用老部下许厉协助。

    而御史台,许厉显然不过关,主要是没经验,相比之下,如果打击平原君赵胜,那么平阳君赵豹这个敦厚长者必然被启用,用来制约平民派勋贵。

    这点蔺相如和廉颇都知道。

    也看得清楚,对于他们瓜分官职,他们不表态。

    但心里已经有底。

    显然天书上的体制很快就被赵国两大集团接受。关键是谁来付这个责。

    恩,大家觉得此时的三省六部制是不是和隋唐时期大不一样。是的,这就是结合战国时期局面设计的,也是最容易被接纳的。或者说也是当时战国豪杰对三省六部制的初步理解。他们能接受的,才是符合实际的,这可比赵丹强行推行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