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米长的地道

    六千米长的地道 (第2/3页)

第一个到的井底,还没站踏实呢,就看到墙壁和地砖的缝隙里涌出无数的红蛇黑蛇。

    “这次,你们完咯”韩非带队,所有人顺着绳梯向下走着,下了足足近百米,才看到了底下的群蛇阵。

    “丝丝丝丝”韩非此时在蛇阵上方三四米的洞内,看着下面一米多高的蛇堆,粗略算起来至少万条,群蛇不断地拥着,不停地吐着蛇信子。他从贴身衣兜取出何颖月给他的小木匣,木匣一转,里面血红色的印记亮了出来,一股血腥的味道弥漫在整个蛇阵上空。

    “哗!”那血腥味在空气中扩散着,那蛇堆仿佛炸开了似的,瞬间便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凹,很快,这些蛇沿着原来涌出来的墙缝钻了回去,仅仅十几秒,巨大的圆盘一条蛇也没有了,全部散的一干二净。

    “哇”韩非纵身跃下,看着脚下地砖不禁感叹这碧血咒幽蟾的厉害之处,他收起木匣,招呼上面的人下来。

    “蹭蹭蹭”上面的人纷纷跃了下来,老爹也在几个年轻后生的搀扶下从井内下到这圆殿上。

    “入口就在这了”韩非见众人都下来了,便走到一八边形大殿的一面墙前,墙上正当当的六个大字——擅闯皇陵者 死。韩非退后一步,在这面墙前,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八卦阵,韩非单脚发力,一脚便踏在这圆阵上,只见八卦盘陷了进去,那面墙跟着就陷进了地砖内,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长长的走道。这走道深不可测,按照韩非的古书图纸来看,临潼到骊山,换算到现在的距离,差不多六千多米,韩非眼能及处,两侧石壁上均是机关发射的小孔,至少在这三四米的可见距离上面都是,上下石壁均是雕刻过得花纹,没什么特别。

    “把铁纱网快拿出来”老爹见状激动地说着,赶忙招呼人弄铁纱网,这铁纱网,是专门防箭矢用的,老爹再看完韩非那本古书之后断定这长长走道里面一定会有机关弩箭,于是早让人安排了这专业的铁纱网,几名青年立刻从带来的几个袋子里掏出大捆的白色厚铁纱网和支撑的长铁架还有滑轮,几分钟,两扇大大的铁纱网就拼好了,老爹为了防转弯还特意将铁架弄成了带关节的。

    “走吧”老爹一背手,让人推着两扇铁纱便往前走,韩非大能在前,小五老爹在后,剩下的二十多个后生有的推纱,有的在后边继续学习,这些个土夫子都是老爹精心培养出来的,虽然入过十多次斗,但是终究是经验不多,甚至有几个连一些朝代的墓葬形势都没烂熟于心。

    刚进通道,韩非就感觉脚下微微一陷“嗖嗖嗖”只听得破空箭响,在两侧石壁上已经已经开出了许多小孔,箭矢不断地射出,咻咻的打在铁纱上被卸去力道,随后掉落,老爹让人慢慢的走,几乎是纯粹的耗箭,这也是韩非想做的,这秦始皇陵墓绝对不可能就是点点蛇阵箭矢的机关,里面绝对还有更厉害的。韩非还记得一个战国齐国诸侯墓里,竟然被墓主人专门养了粽子防倒斗支锅,那会要不是自己身手高强,早就做了陪葬品了。

    不得不佩服秦朝人的技术,两千多年过去,仅靠石器水银发动的弩箭机关竟然还这么有力,铁砂网被打的顶来顶去,要不是有人撑着架子,早就打歪了,时间过去十分钟,众人才移动了不到五米,老爹见状又点了一袋烟,摇了摇头道“留十个人在下面往前推,其他人休息,三个小时再换班”他嘱咐了几句之后,便和韩非他们退了出来,只留了十个后生在那里支着铁纱,其实也不费劲,就是推住了铁架的铁把手不让它合拢了就好。

    箭矢好似射不完一样,韩非等人坐在刚才的圆盘殿内,听着滴滴答答的箭落声响,现在的情况就是每走几步都要耗上三四分钟,韩非看着走过地方掉下的成堆箭矢粗略估计每个箭孔都能射出一百多支箭,这临潼到秦陵的六千米隧道只怕要十多天的光景,韩非算出来了,老爹也算出来了,两个人无奈的坐着想对策,要用大铁板的话,的确可以将路过地方的箭矢挡住,可是那么长的铁板就算是拼装的也要花费一笔巨资,可是不耗箭直接往里面走,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