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省城来的评委】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三十六章 【省城来的评委】 (第1/3页)

第七十章【米米熟了】

    “前不久,楚都的长今饭店挑战刚刚升级为五星酒店的老地方,我和常老被邀请去做了评委......”

    杨彩笑着讲述了‘天上牌’腌萝卜的丰功伟绩。说到精彩之处,莫说是顾知味这个老吃货了,就连顾良有这个一惯严肃的大领导,也不由露出馋涎欲滴的样子。

    当杨彩打开玻璃小罐,被他嗅到了那股鲜辣咸香的妙味后,这货明明是吃过了早点的,却硬是厚着脸皮坐到了顾老爷子对面,伸出禄山之爪捻了片萝卜送入口中。

    “嗯!”

    只是嚼了一下,顾良友的脸色就变了,他敢用五毛钱打赌,就算是周南市‘小天上~人间’出品的妹ru鲜鲍,也远远不如这腌萝卜的口感,就更别说这腌萝卜中的无限妙味真的只应天上有了。

    顾知味比他还快,早就已经一块萝卜下肚,顿时老眼发亮食欲大开。这一块腌萝卜,竟是让他满口生津,就着这萝卜下饭,再难喝的粥都成了皇城南水宫出产的精品。

    老爷子兴致勃勃地喝了两大口稀饭,本想再夹块萝卜吃吃,忽然见到儿子竟然跑到厨房盛了碗八宝粥坐在了自己对面,正两眼放光地盯着这一小罐天上牌萝卜;顿时警惕之心大起,一把将玻璃罐抓到自己怀里,瞪起眼道:“你不是吃过了麽?这么晚了还不走,别再耽误了开会。”

    “看您老说的,吃块萝卜能耽误多少时间啊?再说了,我是领导,只有晚去的规矩、哪有早去的道理啊?”

    顾良有厚着脸皮死赖着不肯走:“爸,让我再吃一块?”

    “不行!”

    顾知味一把将腌菜罐抱在了手里,老脸涨红着道:“这腌菜可不是凡品,你爹我今后的日子可就指着它下饭了,你吃了就是糟蹋,你......你还敢不孝麽?”

    “行,我不吃了还不成麽?”顾良友哭笑不得地道:“不就是一罐腌菜麽,回头我给您老多买些就是了。杨彩啊,你这是从哪家超市买的,怎么连个正规包装都没有?这样吧,你帮顾叔多买几罐回来吧......”

    “哟,顾叔您当是买大白菜呢,要多少有多少?”

    杨彩笑着摇头道:“这可是老地方限量出售的看家腌菜,价格都被炒到八千八百八十八元一斤了,比鲍鱼还贵呢。”

    “嗯,贵是贵了点,不过确实值这个价钱......”顾良有看了眼被老爹抱在怀里的玻璃小罐,忍不住又舔了舔嘴唇:“回头叔给你钱,你受累帮我买个十几斤回来。”刚才虽然只吃了一块,他就有些迷上这腌萝卜了,八千元一斤对于升斗小民来说是挺吓人的,可对他这个副~省级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现在可没有了,据老地方说已经断货了。”杨彩摇头道:“这腌萝卜本来就是老地方的美食顾问做的,人家可不是酱菜厂,腌制的数量有限;我要不是因为在专栏上帮老地方宣传,可也得不到呢。这一罐是我专为顾爷爷留的,其余的不是让常老、孙老和云老他们分光了,就是让我自己吃了......”

    “哎呀!真是糟蹋了,糟蹋了好东西啊!”

    顾知味本来还满怀希望地看着杨彩,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心疼地顿足捶胸:“你糊涂啊丫头!老常也就算了,怎么说也是编纂过《天下菜谱》的半拉内行;老云和老孙那就是两个业余选手啊?把这萝卜给他们吃,那不是糟蹋了麽......”

    老爷子一急,连业余选手都出来了,看着杨彩那就是恨铁不成钢,心说你应该都给顾爷爷我留着啊?怎么把好东西到处乱撒,我算是白疼你了!

    “爸,您不用着急,老地方的美食顾问不是会腌这萝卜麽?我......我派人去拜访拜访他,让他也帮咱腌一些。”

    顾良有这次学聪明了,话说的非常客气,生怕老爷子又瞪眼说教。

    “顾叔您还是别白费力气了......”杨彩笑道:“我都问过好几次了,老地方就是不肯泄露这位美食顾问的身份......不过嘛,嘿嘿嘿......”

    这妞儿忽然一阵阴笑,就像一只准备去偷鸡的小狐狸。

    ***

    老五左柱来了电话,本来他跟媳妇儿是准备赶在中秋节前来周易这里相聚的,既然周易拍了胸脯说能治好他媳妇儿的社交恐惧症,那不如等过了节再说,不然光是治疗就得两个月,跑来跑去的也不方便。

    周易无语,自己是耍单耍的连中秋节都快忘记了。接完老五的电话后,就给在法国的老爸老妈打了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那个洋毛子二姐夫发挥了一把余热,二姐居然再次珠胎暗结,只是不知道这次的宝宝是华夏色彩更浓厚、还是会偏着法国大鸡,二老显然期望是前者。

    有了这么大的喜事,老爸老妈是肯定不会回来过节了,也只能在电话里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了。周易又给在海都的大姐打了电话,大姐前段时间还闹着要离婚来着,如今一问却是和好了,还说要找个时间补过蜜月云云,看来是蜜里调油,也顾不上他这一亩三分地儿了。

    大姐倒是问了周易是不是去海都过节,周易想了想还是说算了。中秋也不是大春节,而且也没听说过有小舅子跑姐夫家过的,他又不是不知道那位在海都三流医院工作的姐夫是个一分钱都能掰成两半花的当代严监生,还是甭给他添堵了。

    这个中秋节,周易是注定要跟云水山的乡亲们一起乐呵了,总算云水山也还在鲁省范围,不算人离乡贱,也没多少伤春悲秋的情绪。周易就这点好,虽然有时候也会扮演一把哲人,本质上还是揍X、慵懒、神经略粗。不像老五左柱,那就是个当代的悲情才子,要是搁在古时候,都能呕血泣诗;要是搁在女人堆儿里,就是个小林黛玉......

    节前有两件好事,一是绿翠香积成熟了;周易也没用联合收割机,硬是靠着彪悍的体力,将稻子全部收割晾晒,脱粒成米,宝贝一样地藏进了地下室。

    这两亩地产了一千三百多斤,有了绿翠香积这样的异种好米,只需要按照几十比一的比例掺进其它粮食中,哪怕是一般的酿酒匠人,也能弄出盖压精品五~粮液或者啥天价茅~台的好酒来,更不用说周易还有一件九级妙物儿,随时都能化身为当代‘酒神’。

    对此周易自己也是非常期待的,绿翠香积和将来酿出的好酒都会留给自己享用,这是绝对不能卖的。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按照系统中的说明,绿翠香积居然无法留种,就是勉强留了,也培育不出秧苗来;这种坑爹的设定让人欲哭无泪,意味着他只要想吃点好米,就得大把花钱,被系统长期地剥削下去......

    第二件好事是二癞子的头发总算有眉目了。周易虽然没能成功激发系统对应的气功技能,可那晚在紫竹林前的突破,让他总算聚集起了可供短时间运用‘九级气脉手’的内气。在九级气脉手的查脉之下,终于被他发现了华医学中悬而不决、玄而又玄的‘阴~阳正邪’理论是确实存在的。

    按照华医的理论,人体为一小周天,也有五行运转阴阳调和,正气上扬则百病不生,一切病症,无非湿邪;可这种理论玄而又玄,根本无法验证,别说是西医了,就连一些华医自己都半信半疑。周易此前为二癞子诊脉时,因为无法运用‘九级气脉手’,因此只能从脉形脉势入手,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无法深入腠里,寻找到真正的病源。

    如今有了内气辅助,周易很快就发现二癞子体内有一股邪气流转,潜伏在身体深处。只是二癞子的身体素质较好,这股邪气才无法渗入五脏六腑、正经奇脉,转而攻向天庭灵台,造成了大面积的脱发。

    找到了病因,周易就有一百种方法为二癞子扶正祛邪,如今已经开始施治了。二癞子那光秃秃的脑袋上,也开始出现了青瘆瘆的头发碴子,喜得这货整天在村里蹿来蹿去,见人就说俺周叔就要把俺的病治好了,俺这次肯定能找到媳妇儿,乡亲们就都笑着说,有小周医生在,那是咱们的福气咧......

    如今的周易,已经是完全融入了云水村;在乡亲们眼中,小周医生就像是自己的家人和兄弟一样亲切。

    第七十章【周易的面案功夫】

    外国的月亮未必都比华夏的好,可这云水山区的月色,还真就比城市里的月光清亮了许多。

    到了八月十五这天,一轮玉盘早早地就爬上了天空,照耀着芳霖波面,片片玉辉播撒下来,整个云水山区都笼罩在银白色的月光下,恍惚间真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身在天上,还是仍在凡间。

    赏月观玉兔、扎堆儿笑嫦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可比看啥CCXV的中秋晚会要应景儿的多了。只是城市里污浊的天空模糊了月光、浮躁的心情也让人再也不肯坐下来静静地品味一片月光、落一身幽影、注入一份甜蜜、静谧的心情。

    在这个工业高速发展、物欲横流、宁愿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肯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双手轻揽在爱人腰间,享受一份清新纯洁恋情的现实社会中;人的真心真情真X,早就穿上了厚厚的装甲,却丢弃了最为宝贵的那份纯真......

    像古人一样安安静静地赏一回月,听听老辈儿讲述那些或许在年轻人看来无法理解甚至是滑稽可笑的过往事情,有时真的需要一点智慧,一些感悟,一份对人生的理解。

    平日里一到了夜晚就会变得非常安静的剑马湖上,此刻已经变得异常喧嚣起来。

    云水山的风水灵气、美丽传说、都是围绕着这三万亩湖面而来的;若是说华夏的母亲河是黄河长江,那就是剑马湖的X汁养育了这一方水土、一方灵杰。因此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会架上自家大小不一的船只,临湖赏月,共拜月神。

    云水村、上下闸村、六里楼子村,上千户人家足足有七八百条渔船;这会儿都在船头船尾挂上了大红灯笼、船头摆上拜月的香案、甲板上放置了桌椅板凳,一家人欢聚其上,就等着子时月挂中天的那一刻到来。

    周易这个‘外来户’也早早地被李元芳请到了船上,算上二癞子和李元芳的老父亲,和李元芳从城里赶回来的儿子,总共是六个人。坐定了以后,二癞子就撑起渔船向湖中驶去,看看到了云水村的船搭圈子,才找了个位置下了锚,附近的船只立即抛过木搭板子,将李元芳家的这条船也加了进来。

    这样每村每户的渔船都用木搭板子连接,不但可以方便彼此交好的人家相互搭讪、喝酒,还能保障安全;万一要是湖上涌了浪,几百条船聚在一起,也能如履平地。

    周易坐在船上,早就看得目不暇接,庆幸自己没有头脑一热买了机票飞去法国,否则真会错过这平生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了。

    此刻湖面被照得一片通明,很多鱼儿被灯光吸引,都在船头船尾聚集着;孩子们欢笑着将一把把面渣子扔了下去,顿时引得万鱼撺动,争相来食;有些X子急的,甚至还会跳出水面......大人们此时是绝不会去呵斥孩子浪费粮食的,只是笑嘻嘻地看着,鼓励着自家孩子多扔一些,看看谁能引出鱼儿跳龙门。

    二癞子抖起了机灵,手里拿着一个鱼网,每当见到有鱼儿跳出水面,就是一网下去,没一会儿,居然被他弄了七八条草鱼;李家婆娘笑嘻嘻地接过来,迅速剥洗干净将鱼下了锅,这才是真正的鲜鱼鲜做,用的也是跟周易一样的手法,湖水炖湖鱼。

    此刻每家渔船的甲板上,都一字排开了三口大锅,一口用来摆布月饼、一口用来摆布红肉蔬菜啥的、还有一口就是专门用来摆布湖鲜。山里人吃不起鲍参翅肚,有的就是大肉湖鲜,那肉是自家养的活力猪、那鱼就是现捞的野鱼,就这两样,在城里花多少钱也未必能吃到真玩意儿!

    李家婆娘炖上了红烧肉和湖鱼后,就摆弄起香案来。山里人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船上的爷们儿只顾喝茶聊天,任由她一个人去忙活;周易看得不忍,就凑过去要帮忙,却被李家婆娘打了一下手背,白了他一眼道:“一边呆着去!爷们儿拜啥嫦娥娘子?当心将来找不到媳妇儿,就是找到了,迟早也扔下你一个人奔月去了......”

    这种迷信中却又透着一股憨朴味道的说辞,让周易先是一愣,跟着就哑然失笑:“咋,男人还不能拜啊?”

    “当然不能拜了,老弟,过来抽根烟吧......”

    李元芳今天很稀罕地没拿旱烟,一把将周易拉回桌旁,抽了根烟卷儿递过来道:“在咱山里人看来,拜嫦娥娘子的都是要倒霉的。你看这个娘子不就被锁在月亮上了?那是因为啊,她对丈夫不忠......咱这里的娘们儿拜她,那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自家男人忠诚,不然就会落得跟她一个下场,你说你一个汉子跟着起啥哄啊?当心那月亮里的小X娘们儿把你的魂给勾了去,落个天蓬元帅一样的下场......”

    “还有这说道啊?”

    周易听得哭笑不得。这样的习俗背后,透着对女X的歧~视和迷信,他自然是不能认同的;不过却也体现出山民们嫉恶如仇光棍儿眼里不揉沙子的淳朴本X,却又让他看着可爱,一时倒让他很难评价这算是恶习还是良俗了......

    等一家家的女人都拜完了月神嫦娥娘子,真正的热闹场面就到了。

    只见家家都扯出了个面案来,老少爷们儿婆娘齐齐上阵,揉面的揉面、切剂子的切剂子、调馅儿料的调馅儿料,包好了一个个圆乎乎的月饼胚子,用月饼模子一压,一块块月饼就可以进锅了。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正好吃着刚出锅的热呼呼香喷喷的月饼,赏月作耍子,全村老少同乐呵。

    周易也忍不住手痒,抢过面团揉了起来,起初李家婆娘还担心他给弄瞎了,可当看到他的手法,顿时就是一声惊呼:“哎呦,大兄弟你这手法可真是花哨呢,比洪师父那个老鳏......还纯熟,你在家里也常摆弄案板啊?”

    周易在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将厨神级别的白案功夫展现了出来。那团面在他手中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