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第二零二章 (第2/3页)
愿意。于是有些人在做更大的饼有些人在偷懒卖滑有些 人一门心思想把现在这块饼独自吃了这样各种各样的花招也就出来了这就是国政。最好的国政是用各种办法让大家做更大的饼而最差的国政的是大家争吵不休把现在这块饼打碎了。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好国政需要许多段而用得最多的段就是欺诈。”
“自古以来兵不厌诈只要能击败敌人即使违背良心欺诈对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原谅自己的。”
鲜于辅暗暗吃惊心里一阵寒两不由自主地把腿上的毛褥子向上拽了拽。
“这么说你有对策了?”
焦龙皱皱眉“想法不是很成熟。我对你说说你看行不行。”
目前朝堂上的争斗最终目的还是夺回我的兵权。
洛阳收复后兴大业的基石已经奠定采用何种平叛策略其实无所谓直接影响兴大业的是我们的朝堂我们的兴策略我们的新政而对兴大业危害最大的就是我上的兵权。
只要兵权控制在我上朝堂上下寝食不安。
“所以我打算辞去大司马一职还是做我的大将军。”焦龙平静地说道。
鲜于辅骇然心惊刚想出言阻止蓦然想到焦龙必定留有后这肯定是以退为进的缓兵之策还是继续听焦龙往下说吧。
“在军最为长公主信任的是子烈(徐荣)最为外朝大臣所认同的也是子烈所以……”焦龙看了鲜于辅一眼“我打算举荐子烈为大司马。”
目前朝资历最老的暂时没有官职的而又能得到各方认同的将军只有徐荣。鲜于辅有胡人血琉麴义的性格飞扬跋扈两人都不合适出任大司马一职。
上午我对丞相大人说了在太尉大人回避期间太尉事暂由飞燕代领。荀攸大人这个太尉做不了几天了此事最后不论结果如何他都要主动请辞。这样将来飞燕做太尉子烈出任大司马你代替飞燕出任光禄勋再加上卫尉奉先(吕布)、执金吾子龙(赵云)我们六个人在朝堂完全可以控制兵权。我实在没有必要顶个大司马的官衔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鲜于辅犹豫了片刻迟疑道“子烈对长公主言听计从如果他在兵事决策上听从长公主的将来的事情可能……”
鲜于辅和徐荣有些矛盾。几年前在晋阳的时候长公主曾在北疆强行推行“土断”之策当时主持河东军政大权的徐荣坚决支持鲜于辅为此和他差点反目认为徐荣背叛了焦龙。现在焦龙想退到幕后把徐荣推到幕前鲜于辅非常担心害怕再次生同样的事。
“我正是需要子烈(徐荣)支持长公主。”焦龙笑道“换句话说适当的时候长公主可以通过子烈拥有部分兵权以解决在国政决策上碰到的棘问题从而极大缓解目前官制的弊端对国政决策所产生的制约。同时也通过徐荣参隶尚书事进一步帮助武人影响和控制国政决策权。”
如果徐荣以大司马的身份参隶尚书事那么就有六位上公大臣和长公主一起决策国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傅、大司马、大将军其北疆武人占了一半这对长公主的最后决策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国政决策主要是书监而书监又实际上控制在仲渊(焦玮)上上公大臣们对长公主的影响并不大。”鲜于辅觉得焦龙这个办法未必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你知道仲渊为什么拒绝担任书监而在外朝做一个大司农卿吗?”焦龙笑着问道。
“他还不是和你一样担心锋芒太露成为众矢之的。”鲜于辅笑道“那小子狡猾得很轻易不会做个出头鸟。”
“不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外朝建立势力继而控制外朝。”焦龙摇道“他的目标是丞相。”
“他想做丞相?”鲜于辅诧异地望着焦龙连连摇头“他资历不够除非再过十年否则绝对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焦龙用力挥挥大声笑道“把朝堂上有资历做丞相的大臣都赶下去仲渊不就顺理成章入主丞相府吗?”
鲜于辅目瞪口呆“子民你想干什么?”
焦玮如果做了丞相既控制了外朝又控制了内朝最害怕的不是别人而是长公主。长公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焦玮的人统统赶出书监或者甩开书监重新起用尚书台以尚书台作为国政的决策枢。
焦玮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我们的鼎力相助。也就是说他要把外朝的大门向北疆武人敞开让北疆武人尽可能进入朝堂。
“我们做一个设想如果朝堂上形成这种格局长公主在得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只有拱让出权柄她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但正因为我们预先设下了子烈(徐荣)这步棋长公主有了反击的实力她可以迅做出回应以尚书台为权力枢继续掌控权柄。”
鲜于辅恍然大悟“你想重新控制尚书台?”
“对。”焦龙微微笑道“上次长公主和朝廷为了削弱我的权力修改官制设书监为权力枢把尚书台丢到了一边把它变成了个养老的地方。现在没人关注尚书台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谁都不会注意到尚书台。”
“最近长公主下旨调整了一批官吏赵戬、左彦、王烈等人都被调进了尚书台而余鹏则被拜为京兆尹陈登也到宗正府任职。显然仲渊这是在为自己增加外朝实力而把我们的人调到尚书台养老。好好事啊……”焦龙笑道“这次我乘着请辞大司马的会把更多的人调进尚书台将来局势一变国政决策就到了我们上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那个时候北疆武人不但在外朝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控制了权力枢尚书台朝政尽在我们的掌控之。”
焦龙喜笑颜开非常兴奋地问道:“羽行兄你看此策如何?”
“我先退一步迷惑他们一下让朝堂上的危暂时缓和下来以赢得各方的好感并得到部分士人的拥护。”
“然后再帮助焦玮入主丞相府逼迫长公主和焦玮分裂。这样我们在外朝可以形成各方势力之间的制衡有效制约焦玮削弱焦玮的实力;在内朝可以控制尚书台控制决策权为小天子将来主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鲜于辅想了很久突然问道:“你要杀多少人?”
“不不不……”焦龙连连摇“我不会杀人。我不但不杀人我还要尽可能保护所有可能被杀的人。只有这样此计成功之后我才能稳住朝堂局势才能稳住兴策略才能争取足够长的时间等待小天子长大。如果朝堂上一直这样激烈争斗不要说平叛策略将一再延迟就连刚刚起步的兴大业都有可能保不住。”
十二月上栎阳。
大司马大将军焦龙坚决要求亲审此案而且一连奏这让长公主大感为难。
她先下旨批准了太尉荀攸的恳求允许他回避并拜光禄勋张燕暂领太尉事主持太尉府的日常事务。同时她召集书监大臣议事。书监陈群竭力上陈认为此案由天子老师亲审最为合适并力荐太傅杨彪、大将军焦龙共同主审。
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太仆孔融、廷尉张邈极力反对连连上奏劝谏。廷尉张邈还亲自赶到栎阳呈述原因认为不合律法。
长公主委决不下私下召见大司农焦玮、少府张范征询意见。
两位大臣也认为此案应该由廷尉府审理。焦玮说实在不行就由殿下亲审。殿下去一趟长安露个面剩下的事就交给廷尉府去办。年底前此案一定能水落石出。
长公主随即做出决定并让书监拟旨。
陈群闻讯大惊失色连夜派人急报长安大将军焦龙。
十二月谋刺天子案生的第五天大司马大将军焦龙上奏天子请辞大司马一职。
焦龙在奏章声泪俱下表示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兴大业的成功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今臣决心西征西疆不平则臣不归。臣可能就此马革裹尸再无归期特辞去大司马一职以免贻误国事。
朝堂震惊。
长公主诏大将军极力安慰。她和书监、尚书台等大臣仔细商议但谁都猜不透焦龙的心思。难道他当真要放弃兵权?大将军想干什么?
第二天一早丞相蔡邕、代领太尉事的光禄勋张燕、御史大夫刘和等二十多位公卿大臣齐聚栎阳宫。这次太傅杨彪来了而且还是第一个到。大臣们紧急商议对策。
丞相蔡邕鼓掌相贺认为此奏足见大将军的忠诚天子和朝廷应当接受大将军的辞呈并建议废除大司马一职。
无人响应。
此时此刻大将军突然上奏请辞大司马绝不是交出兵权这么简单的事闹得不好可能是一场血腥杀戮。想想当年董卓在洛阳的暴行大臣们就不寒而栗。现在还是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为上策这等难题还是交给长公主解决为好。
卫尉吕布上奏洛阳虽然平定但距离天下平定之日还遥遥无期此刻万万不可拿去大将军的兵权以免动摇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