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第二二六章 (第3/3页)
农夫的生存。”
“当年王莽实行新政搞了一个《五均赊贷律》目的是抑制子钱商贾和放贷富豪对百姓的剥削效果的确有尤其是对那些遇到病患、灾祸或者无钱举行祭祀丧葬等事的贫苦百姓很有帮助。毕竟以这些事向官府赊贷不需要付利息但过期不还本钱就会被罚作罪徒惩罚很严厉。”
“百姓是因为穷才赊贷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很难偿还这笔债务无奈之下他们就以身家性命来还债。另外官府贪赃枉法吏治也让朝廷下拨的赊贷款很大部分进了私人的腰包甚至成为官府打击赊贷者掠夺赊贷者财富的武器。总之官府用作赊贷的钱收不回来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赊贷律》很快成了摆设。”
焦玮脸显不快之色“荀大人的意思是我拟定的这个《赊贷律》根本就是摆设了?”
荀攸谈淡一笑眼里尽是嘲讽之色。
焦玮有些受不了他耗尽心血写了一部《赊贷律》结果在荀攸眼里不过是一堆没用的破竹片“那依照荀大人的意思朝廷应该任由那些贫苦之人自生自灭了?”
“在你看来《赊贷律》或许可以夺取子钱商贾的利益但在那些可怜的百姓看来官府和子钱商贾同样都是可怕的吃人者。两者唯一的区别是官府是头凶狠的猛虎而子钱商贾是头狞狰的恶狼。”
“你……”焦玮怒气上涌张嘴就想反击。
“吏治吏治清廉是根本。”徐荣马上站了起来“丞相大人我看你还是再仔细考虑考虑如果条件不成熟这个《赊贷律》就暂时放一放。”
焦玮气得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拳砸烂荀攸那张老脸。
正月初八大司马徐荣在麒麟殿召集公卿大臣议事正式宣布改制。
丞相焦玮详细说明了改制的原因并拿出了改制之策。
争论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主要围绕盐铁官营和限田罚租。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太仆卿崔琰当堂怒斥焦玮“丞相乃祸国之贼当五马分尸。”
卫尉杨凤指焦玮厉声高呼“乱我大汉者焦玮也。”
焦玮理都不理他们和反对者据理力争嗓子都说哑了。宗正卿张范、大鸿胪袁耀、少府卿许靖、廷尉卿陈群、光禄大夫辛评等一帮大臣把他团团围住唇枪舌剑轮番攻击。
大司马徐荣看到事态严重急忙宣布暂停“诸位大臣回去好好想一想明日再议。”
正月初九清晨长安数百商贾云集丞相焦玮的府邸外大吵大闹把府门都给砸坏了。
焦玮无奈从侧门出府急赶到未央宫。
争论还是争论。
四十名大臣联名上奏弹劾丞相焦玮声势惊人。
长公主大惊在何风和两千悍卒的护卫下连夜赶到长安城。
正月初十长公主于未央宫前殿主持朝议正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大汉要兴国策就要修改毋庸置疑。”
“正月十五请百名大臣、大儒、商贾和富豪齐聚麒麟殿商议兴大计。”
正月十一清晨丞相焦玮在直城门大道遭到刺杀。
名刺客呼啸而上亲卫措不及连倒数人幸好右卫将军赵云和他同车上朝否则丞相大人这条命就危险了。
赵云连诛名刺客护着焦玮进入未央宫。
长公主闻讯大怒责斥卫尉杨凤、京兆尹余鹏、司隶校尉张辽、长安令士孙平疏于京都戍卫命令四人即刻查出主谋严惩不怠。
丞相焦玮被刺震动了长安。
长公主下令调五百南军卫士保护焦玮的府邸和家眷并请城门校尉何林亲自负责焦玮的安全。
这场刺杀让焦玮成为朝廷全力保护的对象同时也让朝野上下都知道了朝廷改制的决心。现在就算杀了焦玮长公主也要继续改制绝不会半途而废了。
正月十在长公主的劝说和威逼下大臣们同意修改国策。
丞相焦玮随即提出了个改制原则隆礼重法重本抑末和谐稳定国策的修改要在这个原则上进行。
大臣们没有异议一致同意。
太傅杨彪、太仆卿崔琰、少府卿许靖等人根据焦玮的改制之策也拟定了一个改制方案但这个方案因为修改力度太小遭到了丞相焦玮等大臣的猛烈抨击。
正月十四长公主下旨命令丞相焦玮即刻重订改制方案以便第二天和百名门阀富豪、官僚士人共同商讨改制之策。
当天晚上焦玮拿出了第二个改制之策。
此刻距离第二天朝议只剩下四个时辰了太傅杨彪等人根本没有时间再做商讨只能勉强接受。
正月十五的麒麟殿议政是“国”和“民”在利益上的直接争夺。大臣们为了朝廷利益必须和天子、长公主保持一致这是最起码的原则。
正月十五未央宫麒麟殿。
长公主亲自主持议事。
丞相焦玮、大司马徐荣、太傅杨彪、太尉张燕、御史大夫荀攸等二十名公卿大臣出席议事。
郑玄、王剪、许劭、胡昭、淳于嘉、刘和、杨奇、司马防、赵温、张喜等二十名鸿儒、大儒、老臣、名士出席议事。
徐陵、麴忠、卫固、崔林、王晨、韩铭、荀正等二十名“官商士”一体的大门阀、大商贾、大世族家主出席议事。
其它诸如皇亲国戚、州郡县官吏、各地高门大族和富豪、普通商贾、享有军功爵的士家代表大约五十多人出席了议事。
一百多人聚焦在麒麟殿上共商兴大计。
大司马徐荣详细解说了当前天下形势朝廷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表述了改制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朝廷的个改制原则希望通过这场辩议拟定一套能迅促进兴大业展的国策。
接着丞相焦玮仔细讲解了朝廷的改制之策学术、政事、民事、兵事等等无一不包洋洋洒洒讲了一下午。但最后归根到底重点就是盐铁官营和限田罚租。
焦玮刚刚说完晋阳大学堂祭酒王剪马上站了起来对朝廷的盐铁官营之策予以驳斥。其心论点就是与民夺利认为盐铁官营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淳朴的社会风气引诱百姓走向背义而趋利的道路。
焦玮针锋相对盐铁放开导致国库空虚军资不足。军队既无力戍边又无力平叛天下何时才能稳定?只有实行盐铁官营酒榷专卖均输平准才能增加国库收入迅平定天下。盐、铁之利是国家财赋的命脉绝不能完全放开。
争论就此开始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义”和“利”谁更重要?
门阀大儒们认为盐铁官营是与民争利产生了“本”亏“末”盛骄奢贪鄙百姓贫困等一系列弊端主张“抑末利而开仁义”强调礼仪教化“义”比“利”更重要。
朝廷认为现在国库亏空天下分裂社稷和百姓都挣扎在生死线上奢谈这种没有“利”的“义”有什么意义?难道凭“义”能平定叛逆稳定边疆?能让百姓吃饱穿暖?
社稷和财赋应该是什么关系?
门阀大儒们认为国富不如民富。朝廷如果盐铁官营必然“利蓄而怨积”朝廷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使盐铁经营良好运转获取最大利益使社稷各阶层都能从受益。
朝廷则强调社稷利益至上认为朝廷应该占有社稷最大财富。如果民比国富则民强国弱不利于社稷稳定而国富国强则能威仪四海天下莫不臣服。盐铁官营可以让朝廷控制社稷命脉确保社稷稳定。
“本”与“末”如何定位?
农耕为本工商为末朝廷实施盐铁官营本质上就是崇末抑本妨碍了农耕展。
朝廷则认为本末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百姓生活所需的“养生送终之具”均“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无末利则本业无所业”只有农商交易才能“以利本末”。盐铁官营并没有妨碍农、商并重的国策。
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失衡是导致百姓穷苦的主要原因吗?
门阀大儒将古今生活进行对比认为古人质朴节俭衣食足用而本朝的奢侈消费(尤其是丧葬)非常严重生活上的消耗远远过了生产上的消耗。结果国库亏空百姓穷苦不堪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兴大业的展。
朝廷则认为节俭虽然可以积累财富但同时也会失去展动力。财富不能转化为消费谁还有创造财富的动力?消费对生产是有促进作用的至于百姓消费多少那要依据自己的贫富情况而定不能把百姓的穷苦简单归结为消费过大。
官府营商是否舍本逐末?
自战国以来法家就有重本抑末之说认为工商业不是“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官府经营工商业其实就是“与商贾争市利”。
朝廷则认为门阀大儒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