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归来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十六章 归来 (第1/3页)

10月8日,周三。十一长假结束,王启年乘坐火车,告别了《小武》的拍摄地山西汾阳,回到了BJ的校园。

    BJ和汾阳的鲜明对比,让王启年精神上有了一点灵感。

    BJ这样的大都市的快,各种的节奏都快,上班族、学生和各种人士,显得很迫切。汾阳那样的地方是慢,存在不少无所事事的城镇居民。

    节奏的快和慢……

    王启年心中不断想着,将来是不是可以将这种感悟运用到电影里面。

    同寝室的郝艺笑道:“年子,听说你十一去拍电影了,是不是真的?”

    “恩,我校93届的师兄,贾樟柯、王宏伟他们搞的项目。”王启年笑了笑道,“成本非常小,我友情演出0片酬。赚电影票房不现实,但我觉得可能会拿奖。”

    “是吗?等到获重量级大奖,你可就红了!”李解颇为羡慕的说道。

    “呵呵,我觉得这种电影,红,应该不是演员红,而是贾樟柯这个导演!”王启年中肯的说道。

    在王启年记忆中,《小武》成名之后,贾樟柯一度成为第六代导演中,最早名震国际的一个。但是,参与演出的其他人,基本都成为了陪衬贾樟柯的绿叶。

    而贾樟柯的成名,仅是一个开始。

    从他开始,第六代导演开始纷纷的展露自己的才华,证明了拥有不下于第五代导演的才华和潜力,唯一缺乏的,就是第六代导演在机遇上,有点不如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们,出道之初都是包分配的各大国营的电影厂,在电影厂支持下,拥有大量的拍片机会,此外,当初去国外参加电影奖,也是体制所支持的“为国争光”行为。

    第六代导演出道时,毕业后已经不是包分配了。由于市场化转型太快,一度不少的第六代导演,毕业等于失业。这种环境下,导致第六代导演中,被迫出现了不少“独立电影人”。独立电影,说的很牛逼,说白就,就是没有电影公司给投资的片子。

    独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