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块钱当十块钱花

    第十四章 一块钱当十块钱花 (第2/3页)

年。电影学院的每一个毕业生,都深知出名要趁早,如果不能很快混出名堂,就有可能被残酷的圈子所淘汰,只能去从事一个平庸的工作了。

    所以,每一个毕业生,就希望尽快的证明自己,在圈内留下自己的名号,贾樟柯也并不例外。

    作为文学系的,贾樟柯写剧本和电影评论,自然不会有问题。事实上,他的文笔也是相当好的,王启年看到贾樟柯写的剧本,就知道若是单纯的比文笔,自己面对这个学长,未必有优势。

    当然了,王启年不会因为文笔不如人而自卑,毕竟,在他眼里,文笔够用就好,太好反而是负担。文笔好,混小众的文艺电影圈子,自是如鱼得水,但想要让票房大卖,更多还是靠剧情、创意、卖点之类的。

    与贾樟柯交流了不久,王启年就发现,这个学长是非常有想法,也非常自负的一个人。但却对于迎合票房市场,却是不屑的,他天性就是想要拍那种文艺电影的导演。

    在后来,贾樟柯在海外屡屡拿奖,电影开始能够在海外小众的文艺院线发行,与市场化的大片比票房自是不如。

    但借助在拿奖拿到手抽筋而积攒的小众口碑,片子在世界十多个几十个国家放映,加起来拿几百万美元,甚至千万美元的票房,还是很容易的。

    再加上,贾樟柯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导演,尽管是拍市场很小的文艺片,但他的投资规模很小,几十万、几百万就足够了,所以,其拍的电影尽管票房数据看起来不多,但几乎都是赚钱的。

    不过,从《小武》开始,贾樟柯很多电影,根本就是没有拿到国内的电影许可证,也没有批准他去海外参赛。

    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是上了国内广电的黑名单,其拍的电影不少,但几乎没有一部在国内正规影院上映过。

    若换王启年处于贾樟柯的位置,应该趁着国际上的名气还值钱的时候,向国内影视行业的主管部门低头认错,态度诚恳一点,配合一点,拍一点国内能上映的电影题材,能够获得国内市场票房之后,可能是前途无量的。

    不过,这年头流行的就是叛逆,你叫我不这么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