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章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409章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第2/3页)

不了什么。因为中国军队的榴弹枪绝对强于苏军的掷弹筒和60迫。

    这同样是苏军编制混乱的地方,60迫和掷弹筒,严格地说是同一种武器,两者威力非常接近,完全用不着重复装备的。

    总体上,苏军四个师大约有55000人,人员多出一倍,坦克多出一倍,火炮数量强近一倍,质量上中国军队优良,客观地说,仅就双方战力比,国防军还是居于弱势,但真的战斗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看到苏军出城,何绍周并没有急切地上去拼命,而是带着全师一退再退,直到向东略偏南的方向退出了二十公里,才依赖一条约有二十余米高的小山脉和几座村庄布下了防御阵地。

    如果按常规打法,这场战斗注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这样的结果,不是国防军想要的,也不是何绍周想要的。

    其实,在撤退的过程中,何绍周已经在布局了,他将战车团大部分战车以及师直侦察营都“转移”出去了,跟着何绍周跑的,只有12辆t-12冲锋战车。

    何绍周的想法非常简单,国防军的坦克用得好与坏,是这场战斗是否能够完胜的关键。如果将国防军的坦克与苏俄的坦克用来进行坦克决战,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因为苏军坦克毕竟太多。苏军旧式坦克的37mm炮打在t-12正面是没事,但侧面就有事了。

    坦克作为机动力量,总不能让其来打防御战吧。这是何绍周最朴素的想法。

    而侦察营,单兵战斗力强悍,在与敌纠缠中生存能力强,将之放在敌后,既可司职侦察,又可作为一支机动兵力。

    何绍周最后决定坚守的位置,距伯力约30公里,而距国防军支援部队约60公里。如果他不退,则是距伯力约10公里,距国防军50公里。何绍周仅仅用这一招,就加大了苏军后续部队支援的难道,为双方的战斗增加了一定的变数。

    何绍周在指挥171师撤退时,依然是师工兵营冲在最前面。因此,当171师炮兵撤退到位时,工兵营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将火炮迂回牵引上无名小山脉的便道。

    虽然何绍周撤退的速度不慢,但苏军也追击得很快。171师的阵地还没布置好,苏军的火炮就开始向国防军据守的几个村庄发射炮弹了。

    兵天雪地,不是太容易建立工事,因此,四座村庄的建筑材料很自然地成了171师的工事材料,同时,这几座村庄也将成为埋葬苏军的最好墓地。

    正面两座村庄前有一条小溪流,此时早已经结冰,这是171师的第一道阻击阵地,何绍周调集了全师一个团的榴弹枪和一个团的班用机枪,给苏军摆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阵地,一个团的榴弹枪总共有108支,镇守宽度约3公里的正面,准备以此抵抗苏军坦克的进攻。

    一个团的班用机枪共计166挺,平均每18米宽度就有一挺机枪镇守;此外,何绍周还派了一个营500支39式突击步枪守卫。

    苏军想要突破这样的防卫,必须得拿出一点真本事。

    在小溪之后约300米的距离,有一片连绵不断的树林,何绍周将全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