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冒汗
第33章:冒汗 (第2/3页)
师,这下麻烦了,这企业一撤资,我们后续的宣传、教材印刷都没钱了,怎么办啊?”
林愉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别慌,咱们再找找其他企业试试。
同时,把现有的资金重新规划,优先保证课程研发和教学的基本需求。
宣传这块,咱们多利用社交媒体的免费资源,发动志愿者帮忙宣传。”
于是,林愉又带着团队四处奔波,寻找新的赞助商。
一家又一家企业,一次又一次被拒,可他们没有放弃。
终于,有一家文化创意公司被林愉的坚持和孩子们的故事打动,愿意提供部分赞助,但条件是要在课程中融入一些企业文化元素,且要求课程成果展示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品牌曝光。
林愉陷入了两难,一方面急需资金,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影响公益的纯粹性。
回到团队,他召集大家一起商讨。
“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虽然有条件,但只要把握好度,不让商业化喧宾夺主,还是可行的。”市场部的小李率先发言。
“可万一孩子们觉得课程变味了怎么办?咱们做公益,不就是为了给他们一片纯净的艺术天地吗?”小赵担忧地说。
林愉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和这家公司合作,但提出严格的要求,确保企业文化元素的植入自然、适度,且绝不影响课程质量。
“我们可以在课程结尾的感谢名单里加上公司 logo,或者在一些创意作品展示环节,巧妙地融入公司的文化理念,但课程主体内容绝不能动。”
与企业敲定合作细节后,课程推广重新步入正轨。
线上,“小小艺术家”话题挑战热度持续攀升,许多网友纷纷参与,晒出自己孩子的艺术作品,或是分享小时候的艺术梦想。
一些大 V的转发更是让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不少家长开始主动咨询平台课程。
线下,和社区、学校合作的戏剧展演和摄影展览也陆续开展。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