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连屠二十三城

    第394章 连屠二十三城 (第2/3页)

 城破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于是纷纷拿起武器,哪怕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也都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与唐军展开殊死搏斗。

    而对于不少大唐的将士们来说,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日复一日的杀戮,让他们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人在血腥的战场上逐渐变得麻木不仁,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战场上,那一座座用头颅堆积起来、如同城墙一般高耸的京观,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这般惨烈的景象,任谁见了都会从心底涌起深深的恐惧。

    哪怕是见惯生死的老将们,目睹此景,也不禁额头冒出冷汗,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纵横沙场多年,历经无数大小战役,却从未见识过如此大规模、如此惨烈的死亡场面。

    自从大军跨过鸭绿江,一路势如破竹地杀将过来,粗略估算,少说也屠戮了近百万人。

    那些随军的史官们,一路见证着这惨绝人寰的场景,不知多少次被吓得呕吐不止。

    他们手中的笔在颤抖,心中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悲叹。

    众人心中都清楚,这无疑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眼见局势愈发失控,不少臣子纷纷出面劝谏李承乾,恳请他停止这般杀戮。

    他们言辞恳切地说道,如此行事有伤天和,会给大唐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不仅会让大唐在周边国家和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更可能会引发天道的责罚。

    李承乾固执己见,对这些劝谏充耳不闻。

    众人无奈之下,只得转而去劝说李世民,希望这位大唐的太上皇能够出面制止这场暴行。

    李世民本就心怀天下苍生,他也觉得这般肆意屠杀实在不可取。

    治国之道应以仁义为本,应当推行仁道,用宽容去感化这些高句丽的百姓,而不是用暴力去镇压。

    因为这样过度的屠杀,只会让高句丽的百姓反抗情绪愈发高涨,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日后必将生根发芽,长此以往,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