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调整业务
第33章:调整业务 (第2/3页)
,有的负责腌制豆角,有的负责黄瓜酸,还有的负责木瓜丝。
这样一来,苏小婉家里不再堆满各式腌制品,而是实现了分散生产。
姐妹们按需生产,苏小婉和李青青定期来取货,村里的生产流程逐渐顺畅起来,效率也大大提高。
随着生产逐渐稳定,苏小婉开始着手解决订单和打包的问题。
之前的做法是村里的妇女们自己把腌制品送到苏小婉家,然后由她和李青青负责打包、分拣,发货。
这样一来,虽然方便了生产,但每次打包仍然非常耗时,特别是遇到大订单的时候,两人常常忙到深夜。
为了提高效率,苏小婉想了个办法,她提议将村里的打包工作也分散到几家负责腌制的家庭中去。
比如,王大娘负责的酸豆角和黄瓜酸,由她自己在家打包好后,贴上标签,直接交给苏小婉。
这样一来,酸野生产从腌制到包装再到发货,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再也不用全挤到她家里处理了。
刘桂花还帮忙出了一个好主意:“小婉,咱们也可以让家里几个年轻人来做临时工,每周发货的时候给他们算工资,这样你们也不用太累。”
苏小婉一拍手:“对啊!村里好几个年轻人现在也没找到工作,正好可以给他们个机会,大家一起把这份生意做好!”
随着方案的实施,村里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酸野分工体系。
王大娘负责酸豆角和黄瓜酸的腌制和打包,刘桂花负责木瓜丝和酸萝卜的制作,其他妇女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大家一起为这份生意出力,分工合作,既不耽误自己的日常生活,又能赚到一份可观的收入,村里形成了合作共赢的氛围。
而苏小婉和李青青则负责接单、安排物流、对接村民,成了整个生产链的核心。
一有订单,她们便将需求量分派下去,村里的姐妹们按照需求生产,再统一运到苏小婉家里打包、发货。
每当有大单的时候,苏小婉和李青青会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到她家来一同打包。
打包场面热闹非凡,大家边打包边聊天,一时间笑声不断,乡亲们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大家纷纷夸赞苏小婉带来的这个好机会,既能在家照顾家庭,还能有份收入,不少人都由衷感谢她。
渐渐地,苏小婉的酸野事业不仅成了她个人的生意,更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经济。
村民们每个月都能通过腌制酸野赚到钱,甚至村里的小卖部、物流站也从中受益。
小小的酸野生意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话题,大家都以自己的产品被市场认可而感到自豪。
苏小婉的酸野生意越做越大,几乎每天都有成堆的订单发往外地。
她一直以来和本地的一家快递公司合作,这家公司尽管收费稍高,但服务还算稳定。
每天,村里的妇女们把腌制品带到她家,她和李青青在家里打包、贴单,再送到快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