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洛阳再政变
第278章 洛阳再政变 (第2/3页)
元子攸。
这两门,是宫廷中最重要的两座关门,北门为太极殿以北的宫门,沟通的是中宫和北宫,也是宣光殿前的门,当年刘腾就是从这里杀进了宣光殿,囚禁了胡太后。
北门都尉也是负责北宫安全的重要岗位,现在交给了元子攸。
南门都尉,是太极殿以南的门,此门是中宫和南衙之间的宫门,大臣要进入皇宫面见皇帝和太后,都要通过此门。
如今这个职位落在了高阳王世子元泰身上。
元乂对于这两个关键岗位的变化也毫无发觉,而元佛陀每天在军营中训练五百送婚的禁军,元乂对这件事也完全没有重视。
看到元乂如此迟钝,胡太后这一方再次发动了进攻。
这一次瞄准的是元乂侍中的头衔。
侍中,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
在孝文帝改制的时候,左右重臣为了方便进宫议事,所以当时彭城王元勰、李冲、崔光这些改革重臣,基本上都加了侍中的加官。
孝文帝后,宣武帝时期的权臣高肇,也同样加侍中的头衔,左右政事。
所以到了今日的朝堂,侍中普遍被认为是宰相的加衔,而同样是内朝官职的散骑常侍,则被认为是副宰相,或者比宰相低一个等的执政头衔。
但是实际上,侍中这个头衔的唯一功能,就是可以自由出入宫廷,面见皇帝而已。
同样是高阳王元雍,上奏朝堂,认为宰相们都在中宫内的门下省内议事,出入宫廷的手续繁多,实在是太不方便。
而且进入中宫之后,不超过六十岁的宰相也不能乘坐撵轿,更不能乘坐马车牛车,骑马当然更是禁止的了。
所以每次去门下省开会,宰相们都要从南衙步行到中宫侧殿的门下省,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这也是江阳王元乂不愿意进宫开会的原因,通勤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所以高阳王元雍提出,门下省本身就是因为孝文帝改革的时候,临时才成为朝廷的决策机关的,实际上门下省的职责就是劝谏君王,负责朝廷诏令文书的下发,本身并不是决策和议事机关。
所以元雍提出,按照旧例,“政归尚书台”,请奏元乂担任尚书令,录尚书事。
这个说法倒也不是元雍才提出来的,其实朝堂对于门下省这个内廷机关,成为百官之上的宰相机构,早就已经不满了。
东汉、西晋的时候,都是尚书台为尊,录尚书事就是宰相,比如曹操的养祖父曹腾,就做过东汉的录尚书事。
而且孝文帝在设立百官的时候,似乎也考虑过以后“政归尚书台”的想法,在北魏官制中,尚书令是文官最贵重的职位之一,和三公一样基本上不轻易授予。
元雍这个建议其实也合情合理,尚书省作为执行机关,其实权力还是很大的。
尚书台下三十六曹,基本上负责朝廷的方方面面,由尚书令来负责尚书台的远转,同时掌控决策权和行政权,这才是完完整整的权臣。
而且尚书台是在南衙的,不需要进入禁中范围,在南衙重臣们是可以乘坐马车甚至骑马的,这样子上下班通勤也方便。
而且尚书省内的事情,直接送到元乂府上也很方便,不像是门下省那样,进出宫闱的文书都要核查备案才能放行,文书传递缓慢,元乂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步行去门下省内处理政务。
这样子,元乂甚至可以将尚书省的尚书们,直接喊到自己家里来处理政务。
元乂的党羽也很喜欢这个建议。
门下省的官职不多,而且都是内朝官,理论上只能皇帝和太后授予,走程序麻烦。
但是尚书台不一样了,尚书台三十六曹,下设无数的机关衙门,如果元乂就任尚书令,可以轻易的把亲信安排进入尚书台,他们就有了升官的希望。
而且历朝历代,决策机关都是“重臣贵而走吏轻”,但是行政机关都是“走吏肥且重”的。
原因当然很简单,决策大权这种事情,只有重臣才能染指,小吏在门下省就是个传递消息的。
但是在行政机关,任何工作都需要具体的人来做,就给了上下其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