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徐信欲“成圣”……

    第四百五十一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徐信欲“成圣”…… (第3/3页)

此可见,在古代要改革,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要遗臭万年。

    因为从南宋开始,士大夫们就把导致靖康之难的锅,安在了王安石身上,而且到现代也还是有这种观点存在。

    所以,他不可能和这些家伙一样混吃等死,甚至专门要盯着,送这些家伙去死。

    徐信随意的看了几本,都是一路的货色,他便偏头去问曹正淳。

    小皇帝被徐信的决定吓到了,现在的他,还有些他父亲一般的仁善,但等到日后,肯定就不会了。

    然后,没有几天,来自文人士大夫当中既得利益者的集中性反扑来了,针对徐信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飘到皇帝那边,都是说他乱祖宗制度、擅作威福,要让皇帝给他这个太师定罪。

    “陛下怎么说。”

    因为他不能确定,自己以后去的会是什么样背景的世界,要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才能打开局面。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徐信对这些人的想法心里门清,他干的就是这一些文人士大夫。他搞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的百姓过得更好,人人吃好穿暖,他同时也是在练手搞经验。

    反正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士大夫,都是混吃等死的废物,在他们看来,与其废力改革,还不如纵情享乐,等底层革命或外族入侵,然后改朝换代。

    最后这位御史又来了个总结,以王安石喻指他徐某人,说什么……王安石以之误宋,陛下不可不深戒也……

    徐信随意的翻开放在最上边的一本,是某个御史的奏本,密奏皇帝说他的坏话。

    这些人的话说的很好听,讲小皇帝有纳谏之明,而首辅的徐信却无容言之量。并且列举了朱元璋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朱棣设内阁,但阁臣应该有多位,这是祖宗之法。

    明代奏折的处理,基本上是要经过票拟和批红两个阶段,内阁票拟给出处理意见,批红则是用朱笔批之,基本都是照着票拟的意见去写,但却是属于最终决策。

    实际上就是徐信的改革触动了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势力的利益,所以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