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么烂的大明,拿什么拯救你?
第二章 这么烂的大明,拿什么拯救你? (第3/3页)
就是蓟镇战兵,一年约在十八两左右。
“我还以为全都是银子。”看着眼前一堆堆从马车上运下来的各式物资,陈然一愕,跟着就笑“不愧是大明的文官,鬼点子就是多。”
崇祯皇帝从内帑发出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都知道这是平定兵变的军饷,不好在数目上动手脚,不过却也难不倒文官们。
首先就是粮食,按制战兵家口四人以上,月发粮一石。
三年欠饷本该是五十四两银子,可其中三十六两银子都还没出京城,在几大粮商的账面上走一圈就没了。
换来的就是陈然眼前,这一堆堆不知道从哪儿运来的粮食。
划开一袋粮食,淡淡的霉味很快就涌入了陈然的鼻息“陈化粮,真敢拿出来...”
“好粮食啊。”身边的一众蓟镇兵围拢过来,连声称赞“真是好粮食。”
陈然眨了眨眼“你们的眼睛跟鼻子都出问题了?这也是好粮食?”
“把总大人。”边上有老卒咧嘴笑着“真的是好粮,往日里出征之时的行粮也不过如此。至于月粮就别提了,俺以前都收过一整袋都是泥土砂石的月粮。”
哪怕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陈然依旧是为大明将士们的待遇之差而感到震惊。
如此苛待军伍,文官们脑袋里面装的都是什么玩意。
难怪后世流传着一句名言‘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粮食是大头,北地缺粮,蓟镇这儿的粮价虽然比不得辽镇那么高,可也不便宜。
补发欠饷的月粮质量不错,价格甚至比市面上还便宜一些,蓟镇兵们感觉满意。
日子过的太苦,也太容易满足。
陈化粮都被认为是好粮食。
陈然起身,继续查看发给他这个左哨第一司的欠饷物资。
成袋子装的盐,来自长芦盐场的官盐。
“嘿。”看到官盐,陈然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猫腻。
果然,当他划开了一个盐袋,里面是填充了大量泥沙杂质,看着就让人反胃的所谓官盐。
摇了摇头,陈然继续翻看稀奇古怪的各种物资。
散发着霉味的雨帽与毡衫,虫吃鼠咬的棉麻葛布,发芽了的黄豆,味道闻一口就让人作呕的酱油醋等等。
若是说这些东西还能勉强算得上是有用的话,那接下来那堆没用的东西,就让人膛目结舌了。
成刀的纸张,比石头还要坚硬的熏鱼,不知道哪里来的粗瓷,成袋装的炭,甚至还有琉璃瓦,木桶,蜡烛纸钱等等等等。
陈然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东西的来路,干脆询问那老卒“这都是哪里来的?”
那老卒明显是见多识广,嘿嘿笑着“把总大人,这些都是各处县府库房之物,拿来搪塞欠饷的。”
大明税吏收税的时候,从银子到干草什么的都要。
县府的仓库里,堪称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崇祯皇帝给蓟镇兵发的银子,大半都是无声无息的入了各位大人的家中,换来的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最后能够落入蓟镇兵手里的银子,一人也不过区区数两而已。
笑容满面的陈然,招呼第一司的军士们来领取欠饷。
心中想着的却是‘这样的大明,我拿什么去拯救?’
将一份份的欠饷,交给前来领饷的军汉,看着他们的笑脸,陈然心头却是有些发木。
“大明上下都是习惯了这种操作,总不能全屠了吧。”
这些所谓的物资,在陈然看来都是入不得眼。
现代世界里,捐出去都被人嫌弃的那种。
可眼前的军汉们,脸上却都是满足之色。
“大明烂成这样,要怎么拯救?”
陈然挠头,感觉自己的回家之路遥遥无期的时候,眼前再度出现了金色字幕。
‘五军都督府都督赵率教平息兵乱有功,为蓟门总兵官,镇守永平与蓟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等各路兵马。’
‘注:你可以修改其中的一个字。’
“老赵这是升官了?”
陈然皱了皱眉,随即豁然“这种殉国名将,是拯救大明的好手,得给他帮点忙,就算是提升把总的报酬。”
心中有了决断,抬手就将蓟门的门字抹去,随即写上了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