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学子矛盾

    第四百零九章 学子矛盾 (第2/3页)

的西域妇人领着孩子听着崇文馆的支教夫子讲课。

    如果她们的孩子或者是她们能够成为唐人,对她们来说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西域能够治理的这么好,与兵马多寡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崇文馆教化的好,崇文馆支教夫子教导的好,他们让西域人也有了礼义廉耻。

    现在的西域有一批能够说关中话的商客,他们被称为西域的新贵族。

    娄师德很满意这份奏疏,递交给朝中应该会受到许多的褒奖。

    深秋时节的关中,娄师德的奏疏从西州途经一个月,终于送入了朝中。

    正值深秋就要入冬的时节,关中的天气冷了许多,风声时常在夜里呼啸。

    这天早晨,在自家屋中听了一夜风声睡得安宁的人们刚睡醒。

    支教已有两年的郭待举便早早睡醒,来年朝中又要开办科举,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

    当初他在关中支教时见过陛下,那时候陛下对他手中的书问询了两句。

    穿好整洁的衣衫,郭待举早早就出了门,看见一个村民正要赶着驴车去长安,他笑着道:“大哥,可否载我去长安。”

    “郭夫子!上车吧。”这位大哥十分热情地招呼他上车。

    而后将一些蜂窝煤抬到一旁,在车内留了一片干净的地方给这位夫子坐下,他又道:“正好我家婆娘让我去将煤卖了。”

    郭待举道:“我要去一趟崇文馆,有劳大哥。”

    现在渭南的这个村子的支教夫子已换了,不是郭待举了,但这里的村民依旧待他很热情。

    在村头,还有一片正在兴建的房屋,那是朝中主持修建的学院,关中的学子要以年纪来分,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夫子教,所教的学问也有分别。

    郭待举看着那片正在修建的房屋,面容上都是笑容,他觉得未来的关中会更好,关中的房子更多了。

    两年前,刚来到关中的时候,这里的房子还没这么多,八百里秦川上,有许多荒地。

    如今荒地越来越少了,作坊与房屋更多了,村子也更多了,人烟也更密集了些。

    都说长安城加上关中各县,有三百余万人口,往后这个人口会更多,作坊也会更多,人们的脸上也多了很多希望。

    郭待举问道:“大哥,你家孩子来年应该是四年级吧。”

    那赶着驴车的大哥脸是黑褐色的,他笑呵呵道:“那孩子玩久就想读书,读书久了又想玩,知不道他。”

    郭待举看到大哥脸上幸福又苦恼的侧脸,也跟着笑了。

    官道上,越来越多的车马正在朝着长安城而去。

    行进了一个时辰,郭待举帮着这位大哥将驴车上的煤全部搬出来。

    黑脸大哥又道:“不用这样,你要去见官吧,你们支教夫子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长安见官的,不要脏了衣裳。”

    郭待举道:“无妨的。”

    说罢,见这个年轻人要递上铜钱,黑脸大哥推开他的手,拒绝道:“往后,还请你多多指教我的幼子,不用给某家钱。”

    郭待举抱拳道:“还不知这位大哥如何称呼。”

    黑脸大哥抱拳道:“某家姓钟,我还有个弟弟也爱读书。”

    郭待举看着对方粗犷的脸,重重点头,收起了铜钱,走入长安城。

    支教的那两年,郭待举靠着京兆府给的月钱,攒下了一些家底,走入繁华的长安城,郭待举心中还有些感慨。

    当年的颍川郭氏乃是名门,现在家族落魄,许多旁支也分崩离析了,而自己刚来长安之时也是一贫如洗,只有一身才学,没想到第一次参加科举就落榜了。

    现在郭待举还记得那一年科举的人才之多,郭正一,裴行俭,李义府……

    现在这三位,都是朝中有名声的人。

    再之后,身上没多余的银钱,好在崇文馆有支教之策,本想着可以谋求容身之处,还能有个活计,再不济就只能去寻找那位平生都没见过的族叔郭孝恪。

    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寻求无门不说,还听闻了郭孝恪出征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