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这个作业,还得继续抄啊!

    第五十九章 这个作业,还得继续抄啊! (第2/3页)

乃国之幸事!”

    那时候,车马很慢,传递消息的时效性也有一个很大的延迟。

    再加上新灌溉法实在是从未有过的极大创举,让全国百姓接受认可,也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直到今天,年初就推广下去的秦枫灌溉新法,直到今天,才收到了全方位的积极反馈,各地封疆大吏发来的喜报奏折,如雪片一般,奏折里满是对皇帝陛下的顶礼膜拜,对大明朝未来的信心满怀。

    这一连串的好消息,果然让朱元璋打开了一点心中的郁结,脸上浮现出一点笑容,点名道:“杨爱卿?”

    “臣在!”

    户部尚书杨思义,越众而出,恭敬拜见。

    “摊役入亩之事,如何了?”朱元璋看着脸色很差的杨思义,慢悠悠地问道。

    “启奏陛下!”杨思义连忙说道:“用银钱结算,的确可以大幅度降低粮食运输途中的损耗,陛下大才,老臣万分佩服。只是……这其中有一桩难处,陛下不可不知……”

    “什么?”朱元璋皱眉。

    “若用银两结算,政令到了地方,难免会导致富户豪强,囤积银两而居奇,在百姓售卖粮食的时候,恶意打压粮价……也就是说,百姓要凑够交税的银两,很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粮食,远比朝廷计算的要多。”

    哦?

    朱元璋不懂经济学,听着就有点烦躁,直接问道:“杨爱卿认为,如何解决这问题?”

    “解决之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杨思义为难地搓了搓手,继续说道:“只是都要依赖朝廷掌管的白银数量,才能在合适的时候,平抑粮价,再配合严厉的处罚措施,就能让摊役入亩,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

    唔!

    朱元璋点了点头,其实没怎么听懂,但杨思义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倒是明白了。

    意思就是说,大明现在的白银产量,不足以支持推行那个心心念念的摊役入亩。

    可是白银这东西,又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

    朱元璋好容易晴朗一点的心情,又开始转阴。

    一抬头,刚好看到脸色中隐隐有期待的礼部尚书,钱用壬。

    钱用壬殚精竭虑的奏折,自然不希望石沉大海。他花费了海量的心思,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咬文嚼字,才把每一位皇子的后世族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