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沁园春

    第二十八章 沁园春 (第2/3页)

人的脸上也流露出了同样的困惑。

    “叔父们,兄长们,难道你们没发现这酒水与沁春楼的有所不同吗?”

    “确实,前几日我刚好去过沁春楼,他们的酒水虽然和贤侄家的相似,但远没有这般醇厚。”

    侯孝康若有所悟地说道。

    “呵呵呵。”

    贾钰大笑起来,“沁春楼正是我私下里开设的。”

    “这里的酒水都是我专门定制的,叔父们品尝的自然比外面卖的要更上乘。”

    “酒名曰烧刀子、干红......”

    什么?

    众人闻言,皆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近日京城里最流行的诗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但在这里,它描述的却是一家名为沁春楼的酒楼。

    仅仅数月,沁春楼就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了整个大胤疆域。

    它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江南水乡,苏杭名胜,秦淮河畔久负盛名的那些烟花柳巷,风雅旖旎之地。

    一方面是因为美食口碑极佳,另一方面是因为滋味别具一格的美酒佳酿出名,再加上店内的装潢远超其他酒楼,别有一番格调韵味。

    除了宽敞的大堂,还有各种主题的雅间,如春夏秋冬、诗酒茶禅,风花雪月,塞北江南大漠蜀中等等,各具特色。

    阁中安排了演艺,专为宾客消遣欣赏,但艺人并不提供陪酒或外出服务,这未免令人感到些许遗憾。

    每一座沁春楼皆有其独特之处,譬如京城的四家名店,各有所长:茶艺、宫廷乐舞、古典戏曲、古典琵琶。

    据知情者估算,单是这座沁春楼便已价值连城,估价近千万两银子,俨然是一顶级销金窟。

    无人料到这座沁春楼竟源自贾家,更出乎意料的是,其背后的真正主人竟是当朝声名显赫的新晋权贵、虎贲候贾钰。

    霎时间,包括牛继宗在内的众人都凝视着贾钰,心中涌起层层波澜,思绪万千。

    在这些功勋武将的心目中,贾氏家族的正统继承人、大胤的虎贲候贾钰的形象,逐渐变得深不可测,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雾霭所笼罩。

    ......

    “既然叔父和兄长们提起了此事,我有个想法想和诸位分享一下。”

    当院子里陷入一片寂静时,贾钰打破了沉默。

    “嗯?”

    牛继宗等人回过神来,疑惑地看着贾钰,不知他还有何事要谈。

    正事不是都已经议完了吗?

    面对众人的注视,贾钰平静地说:“沁春楼这个名字,其实来源于我创作的一首词。”

    “那首词的词牌名叫做《沁园春·雪》。”

    下一刻。

    贾钰长身而起,将酒一饮而尽。

    霎时间,整个人仿佛豪情万丈,神情张扬,朗声颂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砰!!!

    随着声音如雷霆般在庭院中回荡。

    牛继宗等众人无不被深深地震撼。

    这般措辞与比喻,实在是太豪放不羁,气势恢宏,霸气四溢啊!

    竟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轻狂,说难听些,是何等的不知天高地厚?!

    ……

    在隔壁的院落里。

    新月娥、林黛玉和惜春正在用餐,却冷不防听到了贾钰的这番言辞。

    “是哥哥在吟诗吗?”

    惜春由于年纪尚幼,还无法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味。

    但新月娥和林黛玉则不同,她们一个身为历经两世的女将军,一个是姑苏的才女,都被这霸气的言辞所触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此霸气绝伦的诗词,确实无人能及贾钰。

    “你哥哥写了一首了不起的诗。”

    新月娥轻抚着惜春的小脑袋说。

    经历过两世的新月娥,比起那些朝廷显贵和大臣们,对政治有着更为敏锐的洞察力。

    正因如此,她的美眸才会如此异彩连连。

    因为贾钰的言辞中不仅流露出豪放,更蕴含着帝王般的雄心壮志,俯瞰天下,气吞山河。

    可想而知,贾钰的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