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胤朝,只有一个人能遮风挡雨!

    第二十六章 大胤朝,只有一个人能遮风挡雨! (第2/3页)

要穿着皇帝御赐的斗牛服、麒麟服招摇过市的原因。

    近年来,开国功勋一脉确实被元丛勋贵们压制得太厉害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虎贲侯贾钰已经成为了开国功勋之首,如果他能穿着蟒服站出来,元丛勋贵们谁还敢放肆?

    “哎!”

    “几位叔父、兄长。”

    “最近京城里不太平,我们还是低调行事为好。”

    贾钰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

    听到这话,牛继宗等人的眉头都微微皱起,脸色有些变化。

    他们可不敢倚老卖老小看贾钰,现在贾钰如此郑重地提醒他们,他们自然要放在心上。

    “贤侄,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为首的牛继宗神色凝重地看着贾钰问道。

    其他几人也同样脸色严肃地看着他。

    “大家先坐。”

    “虽然我这院子小,但也不是透风的地方。”

    贾钰摆了摆手,似乎还有别的意思,招呼着大家坐下。

    “好的。”

    听到这话,牛继宗等人才缓缓在院中坐下。

    既然贾钰说这里足够保密,那他们就没有理由不相信。

    毕竟,大雪龙骑和新月骑的实力,大家都是见识过的,就连皇宫里的锦衣军也未必比得上。

    “爷!”

    这时,怜月领着两名丫鬟,端来了一些刚刚泡好的茶水和糕点,摆放在石桌上。

    贾钰注视着众人,微微一笑,淡淡地说道:“不知道几位叔父、兄长会来,我这里没有准备什么。”

    “我刚才急忙派人去城里的沁春楼预定了些酒菜,只能委屈大家先喝茶了。”

    “没关系。”

    牛继宗等人都还沉浸在刚才贾钰的话中,对于吃饭喝茶这些事情并不太在意。

    临洮侯岳钟琪忍不住问道:“贤弟,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边疆已经安定,大胜之后,京城里应该大张锣鼓庆祝热闹一番才对,为什么…”

    “刷!”

    此话一出,牛继宗、柳芳、侯孝勇和年羹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贾钰身上。

    京城虽然繁华无比,但也是一个政治漩涡中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族灭身死,所以他们不能有半点懈怠。

    “几位兄长,叔父们,你们知道太上皇和皇上赐给我什么职位吗?”

    “嗯?什么职位?”

    “锦衣军都指挥使,虎贲将军,统领京中的三千大雪龙骑。”

    贾钰端起茶杯,一边玩弄着杯子,一边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以?!

    顿时,牛继宗等人有些坐不住了。

    锦衣军都指挥使,说白了就是个空头衔,除了听起来好听点,没什么实际作用。

    至于虎贲将军,不过是个三品官职,更何况连兵卒都没有调配,还是贾钰自己养的三千大雪龙骑。

    堂堂的超品侯爵,就只得到这些?

    皇室对他的待遇实在太凉薄了!

    要知道,贾钰现在是开国功勋之首,才得到这些官职。

    如果传出去,开国功勋一脉怎么能扬眉吐气呢?

    “不行,这件事绝对不能这样,我要去问问皇上,怎么能这么做!”

    镇国公府的二等侯牛继宗越想越生气,突然站起来,正准备走出院子。

    侯孝康和柳芳的脸色也很难看。

    倒是岳钟琪和年羹尧刚到京城,对功勋们的情况还不完全了解,所以不太明白其中的缘由。

    “叔父!”

    就在这时,贾钰大声喊道:“别着急,先听我说完。”

    牛继宗这才愤愤不平地坐回座位上。

    面对着众人的注视,贾钰从容地开口:“元丛一战,孕育了新的权贵,他们自成一派。”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人中最高爵位仅是三等侯,其余不过是伯爵、子爵而已。”

    “仅大同一战,我们开国勋贵中就新晋了一位一等侯、一位二等侯、一位三等侯,还有三位一等伯。”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我们开国勋贵集团逐渐占据上风,甚至有威压权倾朝野的势头。”

    “我身为开国勋贵的领袖,若继续得到重用,那朝堂之上,还有谁能制衡我们开国勋贵集团?”

    话音一落,仿佛晴空霹雳。

    众人仿佛听到了晨钟暮鼓的敲击,瞬间醒悟。

    原来贾钰不被重用,竟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权势过大。

    换言之,贾钰是在为整个开国勋贵集团,挡住外界的猜疑与二圣的忌惮!

    “侄儿,你受苦了。”

    牛继宗身为镇国公府的主事者,二等侯爵,立刻洞悉了其中的奥秘。

    他带着几分愧疚看向贾钰。

    其他人也同样感到有些不自在。

    贾钰在为他们承担风险,而他们却在外招摇过市如此显摆,这确实让人感到惭愧。

    “没关系。”

    “当下,大胤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那就是陛下!!”

    岳钟琪忽然眼珠子一转,忙道:“话虽如此,如今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那就是钰兄您了。”

    “勿要如此!”

    贾钰无奈的摇了摇头:“岳兄太捧杀,太折煞我了。”

    “当然,既然大家认可贾家为开国勋贵一脉的首领,那我就有责任扛起这份重担。”

    “过去的百年里,贾家一直承担着这般角色。”

    贾钰淡淡地笑着说。

    年羹尧和岳钟琪可能不清楚,但牛继宗、侯孝康和柳芳都是知情人。

    建国之前,贾家一门两国公的显赫地位,实则是太祖对贾家的明升暗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