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安边定策李牧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520章 安边定策李牧 (第1/3页)

    李牧一生对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赞为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

    后世名将大都不愿效仿李牧的主要原因,应该就是李牧的悲剧结局。

    特别是在当朝的君主不够贤明的时候,一个如此有才能的人尚且在战功卓著的时候招致杀身之祸,一般人怎么敢轻易效仿。

    “赵国曾经赖以为长城的草原飞骑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全军覆没。”

    “自此,赵国边关再也没有足够强大的防御力量抵抗匈奴。”

    “不仅如此,战争还导致战国国力衰败。”

    “赵国再也没有办法再次组织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失去了骑兵力量,这让赵国在北方战线上和匈奴的对抗尤为吃紧,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

    “加上匈奴人掠夺蛮横的天性,让边境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整个赵国的经济也长久无法恢复。”

    “李牧的才能之高,堪比秦国大将白起,终身无败绩。”

    “然而后世的名将往往更愿意把白起当做榜样,为什么将士们都不愿意效仿李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李牧的悲剧结局。”

    “李牧为将的时候,为了抗击匈奴,凭借自身的才能将雁门关打造成了铜壁铁墙。”

    “这个时候的雁门关,就像是一道结界,让匈奴不仅不敢越雷池半步,还闻风丧胆。”

    “在抵御匈奴的同时,李牧率领的赵国军队还一次次击退了秦国十万之师的进攻。”

    “在燕国企图偷袭赵国的时候,反而让燕国签订了城下之盟。”

    “李牧一次次率领赵国士兵力挽狂澜,将长平之战后近乎灭亡的赵国救了回来。”

    “在李牧刚刚进驻雁门关的时候,因为赵国的兵马都有限,粮草也不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采取的都是守势。”

    “李牧在雁门关巡视的时候,看到匈奴人正将战马赶到河里洗浴,李牧顿时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自己军中的百余匹母马也放出来,然后将母马赶到河另一边的树荫下,匈奴的雄性战马发现母马之后很快都渡河跑到了李牧这边。”

    “就这样,李牧就收获了匈奴的众多良马。”

    “除了才能之高,李牧得到的权力也不小。”

    “在驻守边关的时候,边关地区官员的任免权以及经济大权都在李牧手中。”

    “因为带兵打仗,李牧的兵权也不小,主要体现在兵力数目上。”

    “李牧才高还手握这么多权力,可以说已经大到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地步了。”

    “如此将才,如果是遇到贤明的君主,自然是不用担心什么,但是偏偏赵国的朝堂昏聩权臣当道。”

    “虽然也有廉颇和蔺相如这样的良臣,但是最终都是权臣的牺牲品。”

    “李牧自然也不例外,如此将才,又不懂得隐藏锋芒。”

    “朝堂奸臣心生嫉妒,在国君面前说尽谗言,让国君猜疑李牧,最终李牧还是被杀害了。”

    “如果李牧只是一个才高权大但性格圆滑的人,能够和朝堂上的权臣有所交际的话,或许他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

    苏轼:李牧,乃是镇戍赵国北方门户的大将。

    常年驻守在代和雁门两地,负责防御游牧北方的匈奴。

    李牧作为戍边大将军,握有很大的权柄。

    其一,李牧拥有任命下属官吏的自主权;

    其二,李牧拥有当地商业税的征收权并能将之充作军费。

    因此李牧对手下将士给予甚为丰厚的待遇,能够日击数牛飨士。

    李牧奉行消极防御的守备战略,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求军队严格训练。

    谨慎使用烽火,充分发挥侦察的作用。

    匈奴进犯时固守堡垒,不准主动迎战。

    李牧的避而不战引得匈奴方面的嘲笑,赵孝成王也认为李牧生性胆怯,不敢与匈奴决战。

    赵孝成王曾责备李牧调整既定战略,但后者不置可否,遂被恼羞成怒的赵王直接罢免。

    令赵孝成王始料未及的是,改换了帅位的赵国北部边军在匈奴来犯时主动出击,却屡败屡战。

    不仅造成了人员的较大伤亡,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北部农业生产的稳定。

    不得已之下,赵孝成王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