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榆林卫城

    第175章榆林卫城 (第2/3页)

兴致勃勃地想要和朱文琅同行塞北,但最后还是被众人劝说,尽快回太湖帮总舵,坐阵帮中,以免帮中出什么岔子。

    剩下的人中,唐玥自然是要一起去的,丽娜则一直心事郁结,虽然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但朱文琅可不放心将她独自放在重庆,必定要带在身边,也好随时照顾。

    上官灵虽也受了伤,但不算重,他精通机关消息,所以坚持随行。

    还有“铁丐”周源,也打算随行,一来丐帮弟子可以帮着打探各类消息,二来周源一直想着要看一看北地的丐帮弟子的情状。

    于是,最终定下来的,一同去往鄂尔多斯华筝墓中,寻找那传言中的“武穆遗书”的人,便是朱文琅,周源,唐玥,丽娜,上官灵五人。

    此外,临行之前又多了一个,便是“竹丐”于谦的弟子,李菁。于谦在丐帮总舵未来,李菁则一直奉师命,协调各处丐帮分舵支持朱文琅,此时正好来到重庆分舵这边,便也参加了进来。

    与徐东彬约定的时间乃是正月十五在鄂尔多斯碰头,一起探华筝墓,想必赵福贵也定然随行,这一来,便已有了四五个一流高手,已足够应付任何情况了。

    今日已是正月初六,而鄂尔多斯远在大明西北方向,距离重庆府足有三千里,即算是快马,也得八九天的路程,更何况北方冬季路上难得,自是越早出发越好。

    一切计议停当,朱文琅让瞿郁从军中调来数匹军马,几人便立刻动身,赶往鄂尔多斯。

    而师父张无忌一家,则打算与武当掌门青峰道长一起,回转武当山一趟,主要还是想拜谒一下张无忌的几位师叔伯,当年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当七侠”的坟莹,此外,还有张无忌名义上的“六师婶”,实际却称呼他一声“无忌哥哥”的杨不悔的坟墓,张无忌都想去上一柱香,顺便也带着明武明逊明昭三兄妹,去看看父亲和爷爷曾经的“家”。

    ++++++++++++

    北方的冬季,一片银装素裹,景色如诗如画。大地被洁白的雪花覆盖,远远望去,仿佛一张巨大的白色绒毯。微风吹过,雪花被吹起,形成一片片美丽的雪花云,犹如仙境一般。

    冬日的草原,虽然没有了春夏的翠绿和繁花似锦,但那一片洁白,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草原上的小河,结成了厚厚的冰层,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白色的大地上。

    在这寂静的冬日阳光下,偶尔可以看到一些耐寒的野生动物,如雪兔、羚羊等,它们在雪地里觅食,为这片寂静的大地增添了一丝生机。

    除了“铁丐”周源这些年东奔四跑,见多识广之外,可以说此行的其他人,都未曾在冬天来到过北疆,晴朗无垠的天空下,虽说风寒料峭,但那种骑在马上极目远眺,一眼可以看出数十里开外的感觉,实是令人十分心旷神怡。

    朱文琅一行人急赶慢赶的,终是在大明洪武二十年正月十四,赶到了榆林卫。

    由此可见,徐东彬对于朱文琅行程的估算,是如何精准,既让他能赶上,又不可能提前太多时间,便宛如朱文琅的一举一动,皆在他的指挥之下乖乖地照做一般。

    鄂尔多斯正好位于黄河“几”字形流经区域的“几”字头内,处于河套平原的重要位置,此处地势平坦,多呈草原地貌,是蒙古族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等部落的牧场,因为黄河从发源地向东流经木纳山(阴山),向内弯曲成鹰嘴状,这一地区被便称之为“木纳火失温”,意为“木纳山嘴”。蒙元被大明驱赶到北部草原之前,此处乃元朝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的领地,建有许多蒙古族宫殿,“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的意思即为“众多的宫殿”。(见史实贴片【鄂尔多斯】)

    而扩廓帖木儿还有一个汉人名,称为“王保保”,正是朱文琅的师娘赵敏的哥哥,故而论起来,这木纳火失温,却是赵敏的娘家所在之地。

    自从王保保被大明精兵赶出鄂尔多斯,此处名义上便由大明王朝派员管辖。只不过因鄂尔多斯再往北,便深入草原,常有蒙古大军出没,故而实际上成了明蒙两军之间的缓冲地带,双方为减少冲突,都并不十分在意这块地方的治理,也都未派驻军士进占,而是各退一步,大明边卫重点镇守的,则是榆林镇,下辖有神木堡等军镇要地。

    朱文琅到的,便是鄂尔多斯南边的榆林镇。

    榆林镇,有时也称榆林卫城,乃是大明在西北河套地区最为重要的塞堡之一,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北锁红石峡,地处半山半川之处,地势东高西低。(见史实贴片【榆林卫城】)

    大明在此处榆林镇有足足三个边卫的兵力,现今乃是洪武二十年,北疆依然不时要用兵,不但极少出现南方卫所常有的吃空额的情况,而且还大多是百战精兵。

    只是这三卫共计近两万的大明精兵,须得守住河套东部近千里的防线,除了榆林卫城本身驻守了五千余军士,其余的也都散落在附近各处卫堡之中,像那榆林卫东边的神木堡,便只有一千五百兵士守卫。

    而眼下朝廷正准备对蒙元进行第六次北伐,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正在从各处调兵到蓟州集结,榆林镇的边兵几乎被抽调走了一半,榆林卫城便只剩下了三千军士,而神木堡,更是减少到了七百边兵。

    这种情况,对于北边的蒙元朝廷也是一样,榆林卫城往北有数百里的缓冲地带,北蒙所驻守的防线处,也是如这边一般,平时只是保持着少量的骑兵随时巡防疆线区域,南北双方各安其事,互不相侵罢了。

    也正因如此,这榆林卫城,便十分注重守城防守,卫城四面城墙大多在八百步到一千五百步之间,城高达四丈有余,青砖砌就,十分厚实,下宽上窄,城墙之上足有三四丈,可容五六匹马并骑,可十分方便地调动军力防守敌军攻城。

    刚进榆林卫城城门,便有一个本地寻常百姓般的男子迎了过来:“敢问几位,是不是从重庆府过来的?这位可是少主公朱文琅少侠?”

    朱文琅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说实话,自从上次徐东彬到成都府孙府找到他开始,每次见面都是少主公长少主公短地称呼他,刚开始朱文琅还有些不惯,现在却是已经习惯了被他们称为“少主公”,也懒得再作解释。

    其实,徐东彬身为陈友谅大军的第一军师,洞察人心乃是一等一的高手,有意如此之下,令朱文琅慢慢从内心中接受“少主公”这层身份,于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朱文琅的态度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且关键的。

    至少,朱文琅如今已是慢慢地接受,且习惯于他们之间这种“主公”与“属下”之间的定位,很自然地,也就慢慢地将朱文琅推到了大明朝廷的对立面上。

    “禀少主公,军师有封书信,命属下交予少主公。”那男子从怀中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