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战斗打响上

    第168章 战斗打响上 (第2/3页)

了,全军稳住,等他们先进攻,数万人马在此,郑主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咱们倒是可以等一等,沉住气。”

    保皇军这边排兵布阵完毕,高衡显得异常冷静,正如他所料一般,郑主集中这么多勤王军在升龙府决战,时间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劣势,他们不能在升龙府跟保皇军打持久战,超过全国一半的军队集中在这里,拖的时间越长,各地的防御漏洞就越大,目前莫朝、阮主这些敌对势力都在等待时机,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扑上来咬一口,解决了升龙府的战事,各部人马要立刻返回出发地。

    同时,这么多人在这里,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安南也不是什么大国,跟大明的体量比起来就是小虾米,为了这次作战,郑主基本上将升龙府附近所有的资源都调集过来了。不仅如此,府库和皇家私库的钱粮物资也全部拿了出来,一旦这些物资消耗完毕,大军就会不战自乱,所以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

    “世子殿下,我们观察了对方前锋,他们的装备好像很差。”前锋四镇兵大将郑廷派人前来禀报道。

    郑祚咬了咬牙,高衡这是在做什么,他的主力在哪里,把这些人放在前面是什么套路?

    “殿下,进攻吧。”安德森在旁边提醒道。

    郑祚点了点头,“按照既定方案,进攻!”

    “杀!”数万大军发出一阵呐喊,大阵开始缓缓向前移动。郑祚也不傻,他知道对方善用火器,所以跟高衡一样,郑氏的炮兵摆在了四镇兵的后面,跟随四镇兵一起移动。

    郑祚一声令下,中军不动,前锋先行,炮兵和左右两军跟进,他们前进的速度并不快,郑军小心翼翼接近保皇军。

    高衡举起千里镜,密切注视敌军动向,一边提醒道:“告诉吴荣,千万别心急,等待敌军开火,锁定他们的炮兵阵地。”

    在吴荣的炮兵旅当中,还有一个鲁滨逊带来的大杀器,或者说这东西其实算不上是新鲜玩意,只是在明末的炮兵当中已经失传了,那就是炮兵象限仪。实际上,早在数十年前,西洋的船队就已经装备了象限仪,象限仪原来是天文测量器具,但是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竟然想到了象限仪在炮兵测距中的作用。

    比如英格兰的舰队炮兵,就将原本的炮兵瞄准变成了一个几何学应用题,只需要利用象限仪测定距离参数,对照射表,就可以调整方位、角度,实现精确瞄准。

    这玩意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神秘,在明代已经有不少接触了西方的学者应用到了象限仪,比如孙元化的几本著作当中就已经提到了象限仪的妙用,并且记载了西方炮兵是怎么使用的。但是满清误我华夏几百年之后,反而是退化了,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明代就已经有记载的象限仪竟然没有炮兵会用,清军炮台的瞄准装置就是一块从上而下钻了三个孔的铁板,每个孔代表不同距离。

    清代西学大师魏源得知后,经过研究,开始恢复象限仪瞄准技术,认为“自一十丈至百丈左右,皆有逐处加高补坠高低转移。如击七八十丈及百丈,制一象限仪,插入炮口,如上段所述方法加高一度,至五十丈高八尺七寸四分,至百丈高一丈七尺四寸八分,攻击甚准。”

    高衡知道这玩意,毕竟特种兵的作战要求就是要熟练使用基本武器,后世我军的象限仪当然是比较先进的了,不过当鲁滨逊把英格兰的原始象限仪拿出来的时候,高衡还是一眼看穿了这玩意的用途,并且手把手教授了吴荣,加上自己对于后世象限仪的一些理解,兴华军的象限仪使用方法可比英军还要先进。

    彼时的西洋军队,象限仪和火炮是分开的,但高衡在火炮后部加装了一个平板,将鲁滨逊的象限仪底座磨平,钉在了平板上,这样象限仪可以随着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