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诗词扬名,胡老爹强压大舅哥负荆请罪

最新网址:m.yuedsk.com
    第10章 诗词扬名,胡老爹强压大舅哥负荆请罪 (第1/3页)

    “好一首‘竹石’!”

    张乡绅低吟,然后击节赞叹,“此诗初读来朴实无华,细细品来,却是寄寓范兄百折不挠之志!”

    范进淡淡笑道,“赶鸭子上架罢了,二位仁兄倒不必过于吹捧在下。”

    他虽然不认为这是商业互吹,但也没真自我催眠,把旁人的心血之作,当作是自己的天纵之才。

    再者说了,抄诗一道,在明朝可比唐宋难度大多了,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佳作,远不如唐宋那般层出不穷。

    当然,明清诗词总体质量不行,但在数量上同样不落下风。

    其中,我大清就贡献了一大批诗词。

    尤其是某位清朝皇帝,平生创作诗歌近五万首,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尽管这五万多首,绝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可大大充实了我大清的诗词库的也是事实。

    到了之后的民国,优秀的诗词就更少了,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妖魔鬼怪都做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来。

    比方说,有‘环保’如“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形象如《游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再例如,生动如《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更有‘虔诚求雨’如,“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拔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再之后的朝代,乌烟瘴气的东西就少了,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多了。

    原本酷爱写诗的各路草莽英雄、文学青年们,不仅懒得写诗了,甚至正经人连日记都不写了。

    至于不正经的,由于实在水平有限,只能“回车键分行写作”,然后在小圈子里相互吹捧,自鸣得意。

    周乡绅道,“范兄过谦了!

    张乡绅点头补充,赞许道,“周兄说得在理。”

    科举之道,秀才考的是四书五经,而范进在童子试上被周学道点为案首,二人自问是远远及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ued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