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殖民,胡萝卜加大棒
第172章 殖民,胡萝卜加大棒 (第2/3页)
缙等南方士子之外,姚广孝、朱高炽和郑和等都去过塞外和西域,见闻过大自然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心怀畏惧。
不知者无畏。
若是没有徐钦这一席话,杨士奇他们就不能领悟到,气候和雨水的南北差异,对于耕地,那就是生死之差。
而徐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思考出‘往海外开疆辟土’的想法,就不难理解。
“对于西域和漠北,帝国应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以稳定和维持为主,不宜投入太多的人财物和精力,跟这些亡命之徒进行‘猫和老鼠’的游戏。”
“西域和漠北等地,光是投入没什么产出,而且还是无底洞,他能吞噬掉大明帝国的整个财政。”
“纵观大明从洪武开始的北伐,朝廷哪一次不是倾全国之力,军粮和战备物资方面,打一次就得耗尽数年的国库积蓄。”
“家底就这么打没了的。”
“请问,咱们建的大运河漕运,有多少是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
‘胡萝卜加大棒’是个新词。
但这次不用徐钦再深入解释,大家联想一下过去和现在,就知道就是‘恩威并施,物质支持和军事镇压并进。’
毕竟…塞外游牧部落对中原帝国的入侵,千百年来像是天灾,无论你怎么打,他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说白了,经济封锁的结果,是让这游牧民族更加活不下去,他们就会发疯。
只有在大明经济实力强劲时,可以实行这种‘胡萝卜加大棒’之策。
光是靠农业增产,而人口也在增加,国力总体增加那么一点,一场战争也回到解放前。
广大老百姓还是在贫困,饥寒交迫边缘挣扎。
这就是中原帝国千百年来,无解的死循环。
“徐爱卿,‘摊丁入亩、废除徭役,同工同酬’是永乐朝的第一国策,这个经过数月试点,成绩斐然,接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之策。”
“可你的‘海外殖民扩张’之策,孤认为有诸多客观条件限制。”
朱高炽坐直身子,开口道:
“海洋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