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求道录
第十三章求道录 (第2/3页)
。
因为此刻才真正消耗了虞醒给的小册子。
他刚刚重新誊抄了一遍。
给虞醒的小册子加了注释。
虞醒毕竟没有正经学过古文写作,他写古文,全靠初高中那一点古文积累。在后世算是厉害,但是在陈宜中面前,那根本不够看的。
陈宜中听过虞醒讲课,此刻看这个小册子,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为虞醒润色不说。
更是为了虞醒加了不少注释。
甚至注释要比正文多。
一方面,现代人与古代人有代沟,虞醒觉得一笔带过的东西,陈宜中觉得别人未必理解,要多加诠释。
另外一方面,就是虞醒觉得不太重要的东西,陈宜中觉得意义重大。特别加以补充与说明。
又为这个小册子写了数千字的长序。
糅杂了自己对虞醒理论的理解,已经坚定对理学批判的立场。
为虞醒的理论,追根溯源。为儒学正本清源。
首先,陈宜中,将虞醒之道,与三皇五帝一一对照,都是制器而天下服。
然后孔子。继承三皇五帝之正道。但在董仲舒的汉儒,近天远人。阿谀鬼神之说,失了真传。遗落到如今,才被虞醒续之。
是理学的翻版。
理学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及其传焉。”
理学能摸得,我们也摸得。
然后继续批判理学误入歧途。
“以一念为天理,自以为天下之大道。必尊之。放之四海皆准。”
“本末倒置。”
“当,验之四海皆准,而后为天道。”
最后更是提出一个让虞醒万万想不到的说法。
“于水则水之道,于火则火之道,与日月,则日月之道。则天下万物之道合而为一,其大道乎?”
“吾老矣?望后生验之。”
这一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本质上,就是将所有物理规律安排一个公式,或者一组公式,一个道理之下,就是后世物理学追求统一场论。
甚至从哲学概念上,还统一场论之上。
一个能诠释世界上学科的理论。
至此,这篇序言写完了。
其实,陈宜中还有很多很多话,没有写。
陈宜中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是一个政治家。
他固然根据虞醒的说法,推导出这么多东西。
但是他内心还是在政治上。
很多人不会关心,不会想到的东西。陈宜中就能想道。
“殿下,你知不知道,你到底说了些什么?”
本质上,任何学说也好。宗教也好,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儒学最大的作用,其实就好像是虞醒要陈宜中写的史书一样。
要证明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帝为什么要当皇帝?
所以在儒学之中,忠孝之说,就是天理,是不许证明,不容置疑的存在。要从人的本性中生出来的。
也就是没有忠孝,那就不是人。
因为儒学就是为了皇帝统治而产生的。
真理一旦允许讨论,就不是真理了。
而虞醒这一套学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诠释真理的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