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习惯痕迹

    第239章 习惯痕迹 (第2/3页)

本就没有砍的必要了。

    价格基本都在市场价周边,要么买,要么放下东西走人。

    虽组织者没有规定,但价格差不多就是一口价了。

    我没说话,直接放下玉带钩,又拿起了另一件玉器。

    这是一件玉璜,黄玉质地,褐色沁。

    玉璜呈扇形,通体云纹。

    整个玉璜古朴凝重,保存的极其完好,品相极佳。

    我刚又想问一口价格,但是这玉璜身上的云纹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云纹刚刚见过,就是刚刚放下的那件玉带钩上也有云纹。

    云纹这是很常见的纹饰,在古代的玉器、青铜器等上面到处都有。

    所以,两件玉器上都有云纹并不奇怪。

    甚至,我们去博物馆看一圈,就会发现太多不同的文物上都有类似的云纹。

    或者饕餮纹、兽面纹、蔓草纹等等。

    那我为啥忽然就注意了呢?

    因为我感觉这两件玉器上的云纹竟然几乎一模一样。

    云纹大同小异,看上去差不多很正常。

    但这两件有点不正常。

    因为太像了。

    尤其是,某些局部的雕刻痕迹竟然一样。

    要知道,那件玉带钩从形制判断,大概是战国到汉这个时期的。

    而这件玉璜,差不多是西周时期的东西。

    两者差了几百上千年呢!

    我所谓的雕刻痕迹,玩过雕刻的应该知道。

    手工雕刻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比如用刀的力度,角度,从入到出,刀的顺序,停滞点,收刀的手法等等。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大师级别的雕刻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

    所以,同一个雕刻师雕刻的东西,可能器件不同,但却都会留下相同的痕迹。

    而我,竟然在这两件差了几百上千年的玉器上看到了近乎一样的雕刻痕迹。

    比如云纹的每一处圆形转角不是一刀旋成,而是中间停一次,转45度后发力出刀。

    这就有点像赛车入弯道,到弯心时减速,出弯心时加速。

    这就是雕刻师的习惯。

    这里说明一下,玉不是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刻刀刻出来的。而是用各种大小不一的砣轮磨出来的。

    所谓琢玉,就是这个意思。

    但也笼统的称为刀具。

    在这两件玉器上面体现了同一位雕刻师的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