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成化

    后记·成化 (第2/3页)

人闻声看去,这才看清楚那是一把四尺长的燧发马枪。

    这确实是被明军淘汰了四十多年的老产物,但却足够让一个人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这里的弹药够你打三十几次,如果打光了,可以去县衙找我,我叫纪桢。”

    纪桢话音落下,便将燧发枪和装有弹药的弹药袋丢给了男人,抖动马缰向东边策马而去。

    这里距离苍梧县一百六十多里,他起码要两天才能回去,可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

    瞧着他远去的背影,五旬男人也深吸了一口气,握着手中的燧发枪和远处的辽阔草原道:“从今天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在感叹过后,他们开始了投入了对新家的建设。

    搭帐篷、割草、犁地……

    结实的土地被犁开并被敲碎土块,土地中的碎石和石块被收集到了一边堆砌。

    男人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挖掘地基,用绳子绑好一块几十斤的大石头,架起一个简易的木架,利用木制滑轮拉拽绳子,将扁平的石头拉到半空落下,打出一块块结实的地基。

    汉人最善改造环境,这点在这一家十余口人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两个月时间,曾经的帐篷变成了一个被夯土墙围起来的院子。

    前院和后院都是一间主屋,两间耳房的布局,不同的是前院还有一个马棚。

    南洲降雨量并不大,搭一个棚子就当作做饭的地方。

    院外,昔日广阔的草原上已经被开垦出了两亩多耕地,并种上了蔬菜。

    耕地之间有土壑,土壑的中心则是一口水井。

    利用按压式的提水器将井水抽到土壑中灌溉菜地,再买些化肥来堆肥,来年这两亩菜地就是上好的耕地。

    他们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只要官府承诺的免税七年为真,那七年后的他们将彻底在这块土地上站稳脚跟。

    诸如他们这样的人还有还有许许多多,由于家庭并不富裕,他们依旧使用畜力进行小农经济耕种。

    不过相比较他们,那些掌握大量土地的权贵们,却已经用上了这个时代的尖端科技。

    “呜呜——”

    刺耳的汽笛声在南洲苍梧府苍梧县西北不远处的草原上作响,一道道蒸汽不断向空中飘扬,最后落下。

    “都小心点,这拖拉机要是弄坏了,一百个你们也赔不起!”

    “还有两个小时天黑,必须在天黑前种完这片地!”

    一条水泥路上,背负双手的一些监工吆五喝六,在水泥路两边则是一台台正在工作的蒸汽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好似小号的火车头,上面坐着一个人,身后挂着一个宽两丈,固定着十个犁头的架子。

    沉重的拖拉机在汽笛声中缓慢前进,速度甚至没有人走的快,可它们每走一步,身后便会犁出大片土地。

    当他们将荒地翻开,后方的拖拉机就会拉着清理石头的机械入场,在移动的同时,将泥土中的石块留下,把泥土蓬松的筛离。

    十个人操作这样的两台拖拉机,一天就能开垦好二十几亩荒地方将荒地变为耕地。

    而在苍梧县外的此处,数十台拖拉机和数百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活,监工们在水泥路上吆五喝六。

    距离监工们所在不远处,一辆四轮马车内部则是坐着两个身穿圆领衫的三旬男子。

    他们面对面的坐在马车内里的沙发上,面前的桌子摆着糕点和茶具。

    “不出一年,恐怕怀中兄就会成为这苍梧县最大的地主了。”

    “夸张了……”

    白衣男子感叹,青衣男子谦虚。

    二人一边泡茶一边交谈,那青衣男子斟茶过后看向窗外景象,这才开口说道:

    “若不是东北的土地被我那些同乡分配清楚,我也不会来这海外讨饭吃。”

    男子自嘲自己讨饭吃,白衣男子闻言笑道:

    “四十台拖拉机便价值十万贯,每日开垦数百亩耕地,一年便是十四五万亩,十年便上百万亩……”

    “十年后若是贩卖,这百万亩耕地,怎么说也价值二三百万贯吧?”

    “据我所了解,我大明朝二千四百余县,其中七成县城,一年赋税也不过才数万贯。”

    “能如怀中兄拿出这般家底的,我大明朝恐怕没有几家……”

    “哈哈,你这就太小看我大明朝了!”青衣男子爽朗一笑:

    “我李家不过是一个伯爵,承蒙世宗武皇帝的恩赏才余荫至如今。”

    “类似我李家这般家底的存在,恐怕比这把瓜子还要多!”

    青衣男子抓起一把瓜子撒在桌上,恐不下百粒。

    白衣男子见状哑然失笑:“若是靠在下的俸禄,恐怕需要五年才能买一台机器为在下工作……”

    “呵呵,张知府如此年轻,日后更是会步步高升,何必在乎眼前这点呢?”

    “听闻过几日,朝廷就准备在南洲置三司了,届时以张知府的功绩,入布政司任职恐怕不成问题。”

    “在下这点薄产,也得仰仗张知府给点颜面才能滋润……”

    李姓男子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了一张地契给推了过去。

    张知府见状本想矜持,却因为在地契上瞧见自家家乡的地名而难免多看了两眼。

    只是这一瞧,他的目光便有些挪不开了。

    【灵石县东水田贰仟肆百贰十……】

    二千四百余亩水田,这数额让张知府不免呼吸沉重起来。

    他自然清楚自家家乡田价,光这一张田契,价值便不下一万七千贯。

    以他的俸禄,起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攒下来这么多钱。

    “这东西请知府为我保管保管,比放我身边安全许多。”

    李姓男子说罢,不等张知府拒绝便开口对外道:“回城!”

    最终,马车被车夫驾驶向城池返回,而南洲的这一场场画面,也不过是大时代下各种阶级差距的缩影罢了。

    大量人口涌去海外,并推动了海外南洲、北洲、东洲的农业经济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