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宣德(4)

    后记·宣德(4) (第2/3页)

的其余印度厮当国家来说,他们却依旧是一个巨无霸存在。

    七月初,刺泥、巴尔曼尼两国向大明锡兰府求援,刚刚率军撤回若开的沐毅得知消息,上疏请海军驰援刺泥、巴尔曼尼两国,陆军则需要等待夏季和秋季过去,才能对三国发起进攻。

    消息传回北京,朱瞻壑看着明军因水土不服而牺牲一千七百余人的名单,果断下达了南洋、南海两支舰队驰援刺泥两国的旨意。

    与此同时,大明在东洲宣慰司遭遇的土民叛乱也在宋王朱瞻圻、宣慰使赵辅的镇压下结束。

    八月,东洋、东海、大明洋、北海等四支舰队于北海(鲸海)军演,胡濙向日本国主足利义怀(足利义嗣长子)施压,责令其结束昆仑洲乱象。

    足利义怀受不住压力,发令往昆仑洲去。

    此外,感受到来自大明的压力,暹罗国主郑武(赐姓)与南洋诸国沟通后,决定停止昆仑洲乱战,并撤回三千兵马。

    十月,沐毅感受到气温下降,开始率军继续远征印度厮当三国。

    然而战争进行到此刻,六部与六府都派遣官员随军作战。

    这些官员在返回北京后,当即上疏认为朝廷应该在击垮三国军队主力后,扶持榜噶喇、刺泥、巴尔曼尼三国与摩腊婆三国拉锯,而非继续浪费人力物力在印度厮当作战。

    这样的言论,引起了庙堂上许多官员的认可。

    印度厮当气候恶劣,物资贫乏,加上道路交通不便,过去十个月的战争中虽然缴获了价值三百多万贯的财富,可军队耗费的军费远超这个数量。

    感到得不偿失的官员们向皇帝谏言,朱瞻壑则是认为天朝的宗藩体系已经遭到许多属国质疑,而质疑的来源是这些属国对大明国力、军力的不信任。

    为了彰显国力和军力,朱瞻壑决意继续对三国用兵,以此战来威慑其余七十二属国。

    得到旨意,沐毅继续率领南征大军征讨三国。

    腊月初五,南中都指挥使方瑛与交趾都指挥使朱永率军三万与摩腊婆国主所率十二万大军交战于雷瓦山区。

    郑王朱瞻坦、汉王朱祁镇率王府护卫骑兵四千侧击摩腊婆大军侧翼,摩腊婆大军乱。

    酣战间,汉王朱祁镇中枪坠马,好在甲胄厚实才没有牺牲战场上。

    西乡郡王朱祁钰率郡王府护卫将朱祁镇救起并撤离战场,方瑛与朱永、朱瞻坦联手围歼摩腊婆十二万大军,生擒摩腊婆国主,甲首四万七千余,俘虏六万余。

    腊月三十日,明军兵抵摩腊婆国都,摩腊婆太子开门投降,复称臣。

    消息传至北京,朱瞻壑封方瑛为南和侯,朱永为抚宁侯。

    汉王府、郑王府、西乡郡王府赏苏锦五百匹,赐币三千枚。

    在西南的硝烟与大明内部的鞭炮声中,宣德二十三年悄然消逝,迎面走来的是宣德二十四年。

    摩腊婆投降后,朱瞻壑令摩腊婆太子摩鄢即位,继续治理摩腊婆,并调派民夫为明军运送补给。

    二月,石亨、石彪破沼纳朴儿国都,王瑄之孙王廷弼率军攻破乌里舍国都,至此印度厮当三国叛乱彻底被平定。

    随着三国被平定,关于沼纳朴儿和乌里舍的事情也就摆上了案板。

    乌里舍虽然近海,但国内大部分都是山地,不论殿阁、六部还是六府,大部分官员的意见都是废现任国王,另立国王子嗣为国主,继续治理乌里舍。

    相较于乌里舍,沼纳朴儿就没有那么好商议了。

    沼纳朴儿占据的土地是肥沃的恒河平原中游地带,光是已经开垦好的耕地数量就多达四千万亩,待开发的地方最少两亿亩。

    如此肥沃的恒河平原,加上当地的近千万人口,如果大明将沼纳朴儿占据,每年光是田赋都能收到二百万贯的米麦粮食。

    此外,如果得到这片土地,大明也将获得一块可以近距离运送粮食前往乌斯藏的大粮仓。

    出于多种考虑,不管是庙堂上的殿阁、六部还是六府,诸多势力都不想放弃这块肥沃的土地。

    四月初五,经过考虑的朱瞻壑下旨废沼纳朴儿国,设山南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司来管辖该地。

    这则消息传往了河中地区,朱祁钺在四月二十四日方才知晓。

    “糊涂,现在不是拿下印度厮当的时候!”

    得知后方设置山南三司的消息,朱祁钺立马急的来回渡步。

    如果不是电报线路还没从养夷铺设过来,现在的他恐怕已经急电发回北京了。

    “山南的耕地、人口都是资源,如今地方上许多利润微薄的工厂急需转移,是极佳的人力来源。”

    “恐怕是出于如此目的,庙堂上那群人才会请陛下设置山南三司。”

    王焘站在一旁为朱祁钺分析时局,朱祁钺却破口大骂:

    “一群老蛮子,趁俺不在就教唆俺爹,等俺回去,定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朱祁钺在发泄,王焘却沉稳道:“现在三司已经设立,印度厮当其余十五国恐怕都会因此而感到恐慌,我们应该如何?”

    “嗯……”朱祁钺摸摸自己的八字胡,随后才缓缓开口道:

    “得立马把波斯打下来,另外把河中的文册统计好上报,绝对不能把工厂转移到印度厮当,最差也应该转移到安西、北庭。”

    “为何?”王焘面露疑惑,朱祁钺解释道:

    “朝廷虽然以乌斯藏连接山南,可乌斯藏是什么地形,这群人根本就不明白。”

    “他们在地图上看着乌斯藏就在山南旁边,却不知道乌斯藏的道路多么艰难。”

    “山南虽然耕地众多,但朝廷走南边进去,还得经过若开、榜噶喇两个属国。”

    “太平时分这还没什么,可若是战乱,谁能保证这些工厂的机器不会被附近的属国给劫掠带走?”

    “这群老蛮子该死,李贤这厮也不阻挡,果然和俺一条心的没几个!”

    朱祁钺一边说,目光一边看向正厅的沙盘。

    那沙盘上是河中与波斯的模型,眼下有近三分之一被插上了明军的旌旗,还有三分之二在帖木儿国的兀鲁伯掌握中。

    河中矿藏丰富,朱祁钺根据自家爷爷留下的书册内容,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找到了大型的煤矿、铁矿、锰矿、铜矿、钾盐等矿脉,光是这些矿脉所带来的财富就远超山南的那四千余万亩耕地。

    况且同样是宗教统治区域,不到五百万人的河中对于大明朝来说更容易同化。

    正因如此,朱祁钺必须让河中变得安全,然后开发河中来发展安西、北庭和伊犁河谷。

    “王焘,通告三军,入秋后出兵波斯!”

    朱祁钺眼底透露几分厉色,王焘心中一凛,连忙作揖应下。

    很快,河中的兵马调动开始频繁起来,而这样的兵马调动自然瞒不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