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辛亥变法

    第552章 辛亥变法 (第3/3页)

    在他走出的同时,也正巧碰到了被召见前来的徐硕与杨士奇。

    “杨尚书,陛下宣您先入殿。”

    王回还没来得及思考,便听到班值太监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

    略微思考,王回便知道皇帝想要利用杨士奇做什么了。

    他嘴角挑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而后步伐轻快的走出了武英殿。

    杨士奇得到召见,下意识看了一眼杨荣、王直等殿阁大学士,随后才走入殿内,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臣礼部尚书杨士奇,参见陛下,陛下千秋万岁……”

    “赐座。”

    朱高煦的声音传来,两名班值太监为杨士奇抬来了椅子。

    杨士奇谢恩之后入座,朱高煦目光盯了他许久。

    只是对此,他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全程没有任何举动。

    瞧他老实,朱高煦这才开口道:“江南的事情,我准备就此告一段落了。”

    “今后是海洋的时代,尔等之前想在湖广改稻为桑,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朝廷已经决定将西南作为面向西洋的纺织工厂,而浙江和南直隶则是面向日本、朝鲜和东洲、北洲的纺织工厂。”

    “北方那边,朕也已经有了想法,并即将实施。”

    “现在湖广、两广、交趾、福建、江西等地还没有决定,你以为如何?”

    朱高煦询问杨士奇,这让杨士奇感到了诧异。

    对于江南,皇帝向来是提防的,哪怕江西与江东、浙西不对付,但皇帝的提防却并未减少。

    杨士奇本以为皇帝解决了江东和浙西的大商帮后,转头就会对江西和福建下手。

    现在看来,皇帝确实要下手,但并非是下狠手。

    联想到西南和北方都得到了扶持,杨士奇心里大概便有了一个猜想。

    “臣以为,两广及交趾、福建均可作为朝廷对南洋贸易的桥头堡。”

    “福建与江西的茶叶、瓷器,两广及交趾的红糖,湖广的酒等商品都能在南洋获利。”

    杨士奇还是传统的儒家观念,走的路子也是沿着曾经的老路子在走。

    听着他的这些话,朱高煦只能摇摇头。

    他算是知道,三杨为什么能在把握朝廷权力的同时,并未对朝廷带来太多利益了。

    不是他们心眼坏而不做,是他们压根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思维也并未转变过来。

    论起权谋,他们三人或许值得称道,但论起治国,他们三个人要是有实力,那朱瞻基和朱祁镇也不用靠郭资、夏原吉和黄福来撑场面了。

    至于为了垄断海上贸易而丢掉交趾,这种说法也太看得起他们了。

    杨士奇要是真的有什么治国得当的见解,也不至于在洪武年间连个科举都考不上,毕竟朱元璋所出题目都是偏向治国的。

    有治国才能的人,即便拿不到状元,也不至于考不上。

    他们能被重用那么多年,正好代表了大明朝正在走下坡路。

    不然但凡出几个类似夏原吉、郭资、郁新、黄福之类的臣子,也不至于把宣德、正统年间搞得起义频频。

    三杨的出现表明了明代臣子在这一阶段脱实向虚,官场不再讲究能力,而是讲究人情与排场。

    三人的表现和所得到的名声不成正比,也难怪茅元仪、张璁、霍韬、桂萼这些中晚明文臣会把三人喷的狗血淋头了。

    “看来江西需要一些实干派了……”

    朱高煦暗自在心底摇头,同时也开口道:“朝廷在南洲设置了南洲宣慰司,这件事伱如何看待?”

    “臣……”杨士奇想了想昆仑的事情,而后才试探道:“陛下想要将昆仑之举效仿南洲?”

    “是也不是。”朱高煦颔首道:

    “南州虽然资源丰富,但却不足以容纳太多人争斗,昆仑土人数千万,而南州不过百万数,可见一斑。”

    “湖广、江西、两广及交趾、福建虽有足够的人口和商品,但面向南洋的市场还是太远、太小。”

    “可若是在南洲经营,向北则是可以沟通南洋,向东则是可以沟通东洲,如此一来市场便大了许多。”

    朱高煦说来说去,主要还是想让杨士奇他们组织下面官员,劝导这些地方的商贾组成商帮去开发南洲。

    尽管他这次将江东、浙西的商帮一扫而空,但贸易路线只要一直在,他们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江西这次并未遭受打击,江东和浙西幸存的官员不可能还会像之前一样信任他们。

    加上洪武年间的矛盾,三方之间注定无法组成一块。

    这种时候,趁着江东、浙西商帮没崛起而扶持江西、湖广和福建的商帮,不仅能让三方在科举中的南卷斗得你死我活,还会从商业利益中不断争斗。

    只要这三个地方不联手,北方和西南为主导的官营势力想要压制他们还是十分容易的。

    “臣……不敢妄言。”

    杨士奇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想法,但他知道这对自己而言,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从杨士奇和故友答应为建文殉国,再到故友殉国而杨士奇苟活并效忠朱棣来看,杨士奇本身就是一个先己后国的人。

    唯有保全自己,才能进而保全其它事情。

    这种性格影响着他,所以他不可能去做一件他无法摸清的事情。

    朱高煦也不指望他能那么快想通,但等他回去后,随着他渐渐想通,朱高煦不相信他可以抗拒南洲和南洋、东洲三个市场的诱惑。

    “你先下去慢慢想吧,不用着急给我答复。”

    “臣告退……”

    见皇帝让自己出去,如坐针毡的杨士奇这才缓缓起身,一边后退向外走去,一边思考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瞧着他的背影,朱高煦并不担心他想不通。

    说到底,杨士奇并不蠢笨,只是思维与当下的时代格格不入。

    只要他想去研究,那还是能研究出来东西的。

    在他想好之前,朱高煦还需要对西南做出长期布局。

    故此在杨士奇离开后,朱高煦侧目看向洪保:“宣徐硕进来吧。”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