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各抒己见

    第550章 各抒己见 (第2/3页)

恨之入骨,三都司二十几万人马的兵权交了,王府三护卫也交了,最后只有八百护府护卫,结果朱允炆还要将他拘禁,甚至要对自己动手。

    这种屈辱让朱棣至今回想起来都想给自己几个耳光,愤恨早不听自家老二的话,对朱允炆防备些。

    “就我那大兄所做的那些事情,爷爷和大伯若是知道了,指不定是先收拾谁呢。”

    朱高煦嘲笑着朱允炆,朱棣闻言也坦然道:“确实。”

    要知道朱元璋那么多儿子作奸犯科,朱元璋都舍不得杀,结果朱允炆一上来就废了四个,害死一个,比原历史都凶猛。

    朱元璋要是知道朱允炆这么干,不把他吊起来抽都算仁慈。

    “行了,走吧,也不耽误你回京理政了。”

    被朱高煦这么一说,朱棣心里也舒服多了,起身便对朱高煦招手离开。

    二人走出明楼,朱瞻圻与朱祁钺还在目光相互挑衅,争锋相对。

    自从上次除夕家宴后,朱瞻圻便知道这个大侄子恐怕早就对他看不顺眼了,俩人也懒得伪装,而朱高煦和朱棣瞧着他们只是摇头叹气。

    老二有野心,但有些刚愎自用,这让朱高煦庆幸自己选择了老大。

    老大起码知人善用,并且有朱祁钺帮扶。

    相比较之下,朱瞻圻的长子朱祁铄目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才干。

    单从皇孙这点来看,自己也是应该选老大这一脉的。

    当然,朱高煦并不是没考虑过其它的子嗣,只是他们的能力并不算出众,这让朱高煦只能选老大。

    真的要论,那在他这十几个儿孙之中,他只满意朱祁钺一人罢了。

    怀着这种想法,他自然只能选择老大。

    “走吧……”

    走下神道,朱高煦与郭琰上了马车,随后在吉林卫的拱卫下,向昌平的火车站赶去。

    也在他往火车站赶去的同时,经过五司判决,四百二十四名官员被判斩首,其亲眷及三服共计一万六千余人遭到流放北洲的判决。

    此外,涉事的三千余名吏员,以及其亲眷、三服共计四万五千余人也被判决流放北洲。

    商贾一方,尽管朱高煦以从宽处理为主,但依照他制定的洪熙《大明律》,六万余商贾所牵扯出来的四十几万三服仅仅被免除第三服,一服与二服的十余万人依旧被判决流配北洲、东洲。

    至此,被判决流放的犯人数量已经高达十八万人,而这并不代表事情已经结束。

    十六商帮在海外的三万多水手、家丁,数百艘武装商船还未被收拾,而这场案子也并未结束。

    张孟存、纪舒所率领的五司京察队伍依旧在根据手中的证词调查所有可能参与案件的官员。

    案子到这里,已经不是查案那么简单,而是借助案子打击江南官场,将官位牢牢把持在自己这一派手中。

    许多没有错事的官吏也被调查,而兵马司和锦衣卫动辄破门的手段则是让整个江南官场人心惶惶。

    “嘭!”

    “请周敬文周大人跟我们走一趟!”

    大门被破开,一处院子之中的妇女孩童被吓了一跳,不等他们反应,一名中年儒生便走出书房,安慰妻女一番后便跟着兵马司前往了当地县衙,他的家也被翻找的乱七八糟。

    过了半个时辰,另一支队伍来到了这里。

    “来晚了……”

    于谦看着被破开的木门,以及在收拾院内狼藉的妇女时,他忍不住皱眉蹲下,将被撞坏的门栓从地上捡起放在了门槛上。

    “走吧……”

    于谦黯然转身,身旁的锦衣卫百户官则是作揖道:“于经历,下一个地方查哪里?”

    “不查了,回去休息吧……”

    这些天以来,他见到了太多太多刚才的那种画面。

    于谦知道,庚戌案发展到现在,早已经不止是查案那么简单。

    他无形之中卷入了革新派与守旧派的党争之中,而这种利用职务之便攻劾异己的乱象,也让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带着锦衣卫返回了住所休息,在旁人都在为了功绩而攻劾异己的时候,他却出没于江南各处地方,打探江南各处情况。

    来到南京时,他给江淮送去了消息,江淮也为了作陪而休息了一日。

    入夜,他与江淮在江淮于南京置办的院子内坐着,抬头仰望月空。

    “却不想,再次见面已经是这般情况了。”

    坐在石凳上,眺望空中那一轮明月,于谦一阵唏嘘。

    在北平时,他们二人在陆愈的撮合下时常能见面,故此也算熟络。

    见于谦如此,江淮如谦谦君子般为他斟茶,脸上挂着抹笑意:“怎么,是查案查的不舒服?”

    “查案……”于谦沉吟许久,而后摇头道:

    “眼下的事情,已经不是查案那么简单了……”

    “这事情,本就不只是查案那么简单。”江淮回应的很快,话中带着嘲弄的语气。

    于谦听后沉默,过了半晌后才开口说道:

    “这几个月来,我出没于江南各处办案,也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此前我也为陛下屡次兴大案,惩治贪官污吏而拍案叫绝。”

    “只是当下看来,那几次大案中又何尝没有冤假错案呢?”

    于谦在这场大案中看到了不少革新派黑暗的一面,也看到了江南守旧派为了蝇头苟利而官商勾结的手段。

    这一切,让他的三观得到了改变,不由得迷茫起来。

    “自古而今,为官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得事情。”

    江淮安慰于谦,于谦摇摇头:“我见到许多商贾明明没有涉事案中,却被屈打成招而只能应下。”

    “官字两张口,原本我还觉得是百姓不识官员之难而胡诌,现在一看却是属实。”

    “他们为了排除异己,把苏、松、嘉、湖四府之地的官员都抓的差不多了,而官位又拖了几个月才补上。”

    “永乐初,朝廷派夏尚书疏浚江东河道,使得江东水患被除,百姓得利。”

    “如今江东河道本就年久失修,加上官位吏位几个月得不到补充,区区几个月时间,不少河港便已淤塞不通。”

    “半个多月前正值春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