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龙骨技术

    第094章    龙骨技术 (第2/3页)

优势,武朝就能打出差异化牌,不说从明朝的嘴里撕了一口肥肉,也能跟着明朝喝上一口汤。

    “造船是门整体的技术,明人在造船营造一事领先我们太多,光一个龙骨怕是不够的!”

    “看不出来,对于造船一事,蒲老你懂得很少!”

    “内府历年的支出大头就是造船,造大船,造粮船!”老蒲没有废话直接说道,“民间实力不够,户部财力不足,曾今造的漕船不是小了,就是年数太久,压力都在内府,要知道一艘船可不仅仅是工艺和船厂,还涉及到上下游,我朝条件算是不错,群山之中不乏百年巨木,可缺河道水流,想将一根百年巨木整体带出来,往往需要百人,花费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

    人力的时代,受限因素太多。

    武朝不缺造船的木料,却缺将木料从深山搬出来的手段。

    “眼下的关键还是胶莱运河,这条运河一通,我们就能从明朝大量采买稻米!”

    前世,世界贸易依赖最重始终都是海运,河运陆运不过是海运的衍生补充。

    如今更是如此,一艘河船能造多大,与工艺有点关系,更大关系还是航路,黄河这条母亲河可不安分,几千年冲刷下来,河床越来越高,距离后世的陆上悬河也没多远了,加之难以探明河底礁石分布情况,大一点的河船一个不慎就将触底。

    也就大运河好一点,上有隋唐开凿的资料为凭,下有武朝,明朝两国不断维护,两岸更是有人力,这才保证了大型河船通航。

    想长江,镇江一段,明朝的海军就不敢过。

    “的确是这个道理,河开了,就算明朝反悔,咱们也能自己南下交趾,顶多就是花点时间!”

    渤海,与东海交接地带,海况最难预料,有了胶莱运河,武朝就可以避开,一路沿着徐州,扬州的海岸线南下最终抵达年产三季稻米交州。

    交州很大,范围远超中原各国,明朝,楚朝在交州与其说是统治,不如说是殖民,与交州土著中拉一批打一批,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