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学人精

    第三十四章 学人精 (第2/3页)

方便。”顾莹道。

    一行人点头,纷纷跟在她身后。

    南湖镇不大,一条街基本从这头就能看到那头,国营饭店、供销社,以及百货大楼这些都是临着街边,所以很好找。

    像邮局、粮站、副食品站和农贸食品站这些,渐渐脱离主街道范围,初次过去,就需要有路熟的人牵引一下。

    去邮局的路上,隐约听见汽笛的嗡名声,陆淼好奇地问了一嘴,“是什么声音?”

    顾莹答:“是货船,南湖镇挨着长江,这里经常有路过去往沪市去的货船。”

    沪市……那就是上海了。

    陆淼点点头。

    顾莹又介绍说:“咱们属南湖镇公社的知青,隔着一条江的那边是燕矶公社。那边山地少,湖泊、水田多,比咱们这边情况好些,百货大楼里卖的东西花样也多,等回头有机会了,你们感兴趣可以过去看看,就是买船票要五分钱。”

    说着话,已经到了刷着绿漆门牌的邮局跟前。

    沿路走来,入目像民房和供销社,都是土坯房配置,邮政邮局、国营饭店这些,属国营直系产业,则大多是砖瓦房,个别特殊的,还能是个小二层楼房的建造。

    在本土人士眼中,这些或许是气派的,但在陆淼眼中,真的不要太落后。

    七十年代初的乡下大街,她是第一次亲身转悠,也没什么经验,取信也好,寄信也好,都是学着任冰心她们那样,拿出户籍页递过去的同时,还要附带一声“同志你好”以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领袖标语。

    大家都沉浸在寄信和收获包裹的喜悦中,陆淼也拿到了寄给她的三封信,其中两封署名是小姨妈唐梅寄来的,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是关切询问她插队后的生活,钱票够不够用,多多注意身体等。

    当然,这两封信里,各自都夹着一张大团结和若干票券。

    【大团结:十块钱。】

    将钱和票券收进口袋,陆淼转手拆开那封署名为父亲陆远征寄来的书信,粗略扫视一圈内容,陆淼晃晃脑袋,差点被气笑了。

    三五百字的内容,通篇都是在询问陆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